哈萨克斯坦科翁腊德斑岩型铜矿地质特征与成矿模式_韩淑琴.pdf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2M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哈萨克斯坦科翁腊德斑岩型铜矿地质特征与成矿模式_韩淑琴.pdf

哈萨克斯坦科翁腊德斑岩型铜矿地质特征与成矿模式_韩淑琴.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16卷第2期地质力学学报Vol.16No.22010年6月JOURNALOFGEOMECHANICSJun.2010文章编号:1006-6616(2010)02-0203-10哈萨克斯坦科翁腊德斑岩型铜矿地质特征与成矿模式韩淑琴1,陈宣华1,杨农1,陈正乐1,施炜1,叶宝莹2(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100083)摘要:哈萨克斯坦巴尔喀什成矿带科翁腊德斑岩型铜矿床从发现至今已经走过了70年的历程,它是发育在陆缘弧环境的典型超大型斑岩型矿床,具有花岗闪长岩型斑岩铜矿成因模式。矿床围岩蚀变与矿石矿物组合的垂直和水平分带明显,氧化带和次生硫化物富集带矿石品位高,易开采。矿床整体属于浅部成矿,受环状构造控制,次生石英岩和泥化等蚀变与矿床的关系最为密切。目前该矿床已开发殆尽,前景堪忧。关键词:科翁腊德;斑岩型铜矿床;地质特征;成因模式;开发前景中图分类号:P618.41文献标识码:A科翁腊德(Kounrad)超大型斑岩铜矿床位于中亚成矿域哈萨克斯坦巴尔喀什成矿带斑[]岩铜矿带内(图1),在巴尔喀什市以北15km处,是古生代斑岩型铜矿床的最典型代表1。中亚成矿域,或称为古亚洲成矿构造体系[2],因其巨大的金属和非金属矿产储量而闻名于[]世,成矿作用极其复杂多样3~4。其中,巴尔喀什成矿带斑岩铜矿带是世界上三大斑岩型铜矿带最重要的铜矿区之一。科翁腊德斑岩铜矿石储量800×108吨以上,被誉为世界上十大[]斑岩铜矿之一5~6。[]我们课题组对巴尔喀什成矿带进行了野外考察,并取得了初步成果7~8。本文根据野外实地考察和有关文献资料,对巴尔喀什成矿带科翁腊德斑岩铜矿床发现历史、大地构造位置、矿床地质特征、围岩蚀变、矿体分带特征、矿石组成、成矿期次、成矿时代与成矿模式进行了综述,并对矿床开发前景进行了讨论。1矿区地质特征1.1发现简史1928年,前苏联哈萨克斯坦境内巴尔喀什成矿带科翁腊德(Коунрад)斑岩型铜矿的发现,开辟了前苏联对此种类型矿床研究的新纪元。据统计,哈萨克斯坦此类不同规模的矿床和矿化点有500多处,其中不乏一些大型和超大型矿床,而巴尔喀什成矿带则是哈萨克斯坦收稿日期:2010-05-20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编号:2007BAB25B02)资助。作者简介:韩淑琴(1964-),女,黑龙江人,研究员,主要从事矿床地质和全球矿产资源战略研究。E-mail:sqhan2008@yahoo.cn。地质力学学报2042010斑岩型铜矿最大的产地。哈萨克斯坦的班岩型铜矿目前计入国家储量的大型矿床有6个,科翁腊德排在第一位,这6个矿床的平均品位0.41%,储量占全国的41.9%,产量占全国8.2%。科翁腊德铜矿发现者卢萨科夫(М.П.Русаков)于1928年确定此铜矿的主要依据是根据地表氧化带中的孔雀石,此后,前苏联投入了大规模的研究工作。1934年,完成了前期[]勘探工作并提交了B+C级储量,使该矿在1940年投入开发5。科翁腊德作为前苏联最大的斑岩型铜矿,引起了专家的广泛关注,参加研究的人络绎不绝。1.2大地构造背景科翁腊德斑岩铜矿床(图1)位于中哈萨克斯坦海西中期褶皱带科德拉桑(Κотырасан)地向斜带南部,产于泥盆纪-石炭纪巴尔喀什残余洋盆中的石炭纪-二叠纪火山[]盆地内,所处深部构造位于巴尔喀什幔凸北缘,地壳厚度40~45km5,与奥陶纪至石炭纪[,]经历的多期弧岩浆-沉积作用有关69。科德拉桑地向斜出露的地层依次为晚泥盆世-早石炭世沉积建造,早石炭世-中晚石炭世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火山建造,晚石炭世-晚二叠世酸[]性-次碱性火山建造。侵入岩有晚泥盆世花岗闪长岩(369.2±4.9Ma)9、早石炭世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斜长花岗岩建造,中-晚石炭世花岗闪长岩-石英二长岩建造,晚石炭世花岗岩建造,晚石炭世-早二叠世碱性花岗岩建造,晚二叠世-早三叠世浅色花岗岩和白岗岩建造,构成面积很大(约200km×100km)的巴尔喀什(或托巴尔)岩基。图1科翁腊德斑岩铜矿床巨型露天采坑Fig.1OpenminingpitoftheKounradporphyrycopperdeposit1.3矿区地质特征矿区出露有早石炭世沉积-火山地层和中石炭世花岗岩类侵入杂岩体。前者组成火山机构,主要地层为上泥盆统法门阶陆源地层,矿区西北部发育一套砂岩-粉砂岩(有时带有酸性凝灰岩夹层)建造。矿床中的下石炭统沉积由下而上从浅绿色和浅绿灰色不同粒度的砂岩(其中含有海百合动物化石的薄层灰岩凸镜体)开始,其上产出有互层的砂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