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实施方案.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2M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大连市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实施方案.doc

大连市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实施方案.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大连市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实施方案(试行)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是一种分布广泛,危害严重的地方病。通过多年的防治,特别是随着《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的全面实施,病区防治措施逐步得到落实。为动态监控改水工程落实的进度和质量,了解饮水型氟中毒病区病情变化趋势,评价防控措施效果,科学、规范、有序地指导防治工作,特制定本方案。一、目的掌握病区防治措施落实进度,动态观测病情变化趋势,综合评价改水工程运行效果,为及时调整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二、内容与方法㈠监测范围在辽宁省中央转移支付地方病项目管理方案确定的监测县开展监测工作。㈡监测时限每年3月1日至11月30日。㈢监测内容及方法⒈改水工程进度。由卫生行政部门向水利部门协调获取饮水型氟中毒病区改水工程完成情况的信息,结果填入表1。⒉改水工程运行情况。县级疾病预防控制(地方病防治)机构,根据每年水利部门提供的已竣工的病区改水工程累计数,每年随机抽取10个降氟改水工程,调查改水工程运行情况(如不足10个工程者,全部调查);同时每个工程在枯水期和丰水期各采集1份末梢水水样测定水氟浓度(每份水样平行测定2次,计算平均值),结果填入表2。⒊病情监测。县级疾病预防控制(地方病防治)机构,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抽取3个村(屯)作为固定监测点,每年定期开展病情监测工作。⑴一般情况监测。调查监测村(屯)人口学资料,如果监测村(屯)已经改水,则调查改水工程运行情况,同时在枯水期和丰水期各采集1份末梢水水样测定水氟浓度(每份水样进行2次平行测定,计算平均值);如果监测村(屯)尚未改水,则按照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在枯水期和丰水期各采集5份水样,测定氟含量,结果填入表3。⑵氟斑牙病情监测。对监测村(屯)全部在读8~12岁学生进行氟斑牙检查,结果填入表4。⑶氟骨症病情监测。氟骨症病情监测每5年开展一次。对监测村(屯)25岁以上人群按照25岁~、35岁~、45岁~、55岁~、65岁及以上划分5个年龄段,在每个年龄段随机抽取10人,男女各半,共计50人,进行氟骨症X线检查,结果填入表5。X光拍片工作由县级有资质的技师承担,阅片工作由省级专家组集体诊断。⒋以上改水工程涉及集中式饮水工程的,其运行情况调查及水样检测纳入国家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农村改水改厕项目,由项目资金支持,对已建成的农村饮水安全集中供水工程进行水质卫生监测。㈣病例诊断及样品检测方法氟斑牙诊断采用Dean氏氟斑牙诊断方法。⒉氟骨症诊断采用地方性氟骨症诊断标准(WS192-2008)。⒊水样采集与保存采用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2006)。⒋水氟检测采用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5-2006)。⒌水质分析质量控制采用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3-2006)。三、质量控制㈠人员培训⒈采用逐级培训方式对各级监测人员进行监测方案的培训,确保监测方法统一、技术规范和协调有序。⒉从事水氟检测、氟斑牙和氟骨症诊断、数据录入的市、县级相关业务人员需经省级统一培训,受训人员取得考核合格证后方可上岗。㈡实验室检测⒈外部质量控制。承担监测任务的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地方病防治)机构参加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年组织的考核。经外质控考核合格的实验室,方可开展实验室检测工作。⒉内部质量控制。承担水氟检测和质量管理的实验室,须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水样采集与保存》(GB/T5750.2-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水质分析质量控制》(GB/T5750.3-2006)进行样品采集、保管和检测工作质量控制。㈢督导评估市级卫生行政部门每年对监测县和监测村(屯)进行现场督导。督导评估的重点:执行方案的一致性、样本采集和抽样方法的规范性、检测技术的准确性、资料收集的可靠性和完整性、监测报告的及时性。㈣数据管理⒈数据录入采用EpiInfo格式,由县级疾病预防控制(地方病防治)机构承担;市级疾病预防控制(地方病防治)机构负责数据复核。⒉承担监测工作的各级疾病预防控制(地方病防治)机构应有专人负责监测信息的管理,确保监测数据在收集、管理、分析和报送过程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⒊各种原始资料要及时分类、归档和备份光盘。⒋监测数据属于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信息,未取得主管卫生行政部门许可,不得擅自公布或发表监测信息资料。四、职责与分工㈠卫生行政部门⒈市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协调监测工作,负责向市级人民政府报告监测信息。⒉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实施监测工作,负责向县级人民政府报告监测信息。㈡疾病预防控制(地方病防治)机构⒈市级疾病预防控制(地方病防治)机构参与和指导监测县开展监测工作、汇总分析监测信息和形成监测报告。⒉县级疾病预防控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