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合成氨工艺设计摘要:摘要:介绍了不同原料的合成氨和合成氨各个工段工艺流程,指出了我国合成氨工艺技术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认为未来合成氨技术进展的主要趋势是大型化、低能耗、结构调整、清洁生产、长周期运行。关键词:合成氨;发展现状;发展趋势氨是最为重要的基础化工产品之一,其产量居各种化工产品的首位;同时也是能源消耗的大户,世界上大约有10%的能源用于生产合成氨。氨主要用于农业,合成氨是氮肥工业的基础,氨本身是重要的氮素肥料,其他氮素肥料也大多是先合成氨、再加工成尿素或各种铵盐肥料,这部分约占70%的比例,称之为“化肥氨”同时氨也是重要的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工业基础原料,用于生产铵、染料、;胺、炸药、制药、合成纤维、合成树脂的原料,这部分约占30%的比例,称之为工业氨”未来合成氨技术进展的主要趋势“。是“大型化、低能耗、结构调整、清洁生产、长周期运行”。一、不同原料合成氨工艺流程1、以固体燃料(煤或焦炭)为原料的合成氨的简要生产过程煤或焦炭造气脱硫CO变换精制压缩脱CO2合成氨合成尿素尿素二段转化CO高变CO低变2、以天然气或轻油为原料的合成氨的简要生产过程天然气或轻油脱硫一段转化压缩甲烷化合成氨脱CO2合成尿素尿素CO变化脱CO23、以重油为原料的合成氨的简要生产过程重油空气油气化空分液氨洗涤除炭黑脱硫合成尿素尿素压缩合成氨二、合成氨各工段工艺流程(以煤为原料)合成氨各工段工艺流程(以煤为原料)流程1、造气工段(间歇式气化过程在固定床煤气发生炉中进行的)(1)五个阶段:①吹风阶段:吹入空气,提高燃料层温度,吹风气放空。工艺流程:空气—煤气炉底部—燃料层—炉顶—上旋风除尘器—废热锅炉—烟囱放空或送吹风气系统回收。②一次上吹制气阶段:自下而上送入水蒸汽进行气化反应,燃料层下部温度下降,上部升高。工艺流程:水蒸汽和加氮空气—煤气炉底部—燃料层—炉顶—上旋风除尘器—废热锅炉—洗气箱—洗气塔—煤气总管—气柜③下吹制气阶段:水蒸汽自上而下进行反应,使燃料层温度趋下均衡。工艺流程:蒸汽(不加空气)—炉顶—燃料层—炉底—废热锅炉—洗气箱—洗气塔—煤气总管—气柜④二次上吹制气阶段:使底部下吹煤气排净,为吹入空气做准备。工艺流程与一次上吹阶段相同。⑤空气吹净阶段:此部分吹风气加以回收,作为半水煤气中氮的主要来源。工艺流程:空气—煤气炉底部—燃料层—炉顶—上旋风除尘器—废热锅炉—洗气箱—洗气塔—煤气总管—气柜(2)工艺条件:①温度:炉温应较熔点温度低50℃②吹风速度:吹风速度直接决定放热。③蒸汽用量:是改善煤气质量和提高煤气产量的重要手段之一。④循环时间及其分配:等于或略少于3min燃料放空蒸汽冷却水氮空气半水煤气去气柜空气来自鼓风机入下水道固定层煤气发生炉2、净化工段型)制半水煤气工艺流程煤气发生炉;2-燃烧恋;3-水封槽;4-废热锅炉;5-洗气塔;6-燃料贮仓;7-烟囱(1)原料气的脱硫:合成氨原料气中,一般总含有一定数量的无机硫化物(主要是硫化氢H2S),其、硫氧化碳(COS)、硫醇(RSH)、噻吩(C4H4S)等次是有机硫化物如二硫化碳(CS2)①湿法脱硫:在吸收塔中用液体吸收剂(脱硫剂)吸收煤气中的硫化氢,而后再将吸收剂再生,再生后的吸收剂再送回吸收塔中循环使用。按硫的回收形态,可分为循环法和氧化法:循环法:(以氨水脱硫为例)NH3·H2O+H2S=NH4HS+H2O氧化法:(改良ADA法)脱硫塔中的反应:Na2CO3+H2S→NaHS+NaHCO32NaHS+4NaVO3+H2O→Na2V4O9+4NaOH+2SNa2V4O9+2ADA(氧化态)+2NaOH+H2O→4NaVO3+2ADA(还原态)再生塔中反应:2ADA(还原态)+O2→2ADA(氧化态)+H2O②干法脱硫(氧化锌法最为常见)脱硫反应:ZnO+H2S=ZnS+H2OZnO+C2H5SH=ZnS+C2H5OHZnO+C2H5SH=ZnS+C2H4+H2O氧化锌脱硫剂:以ZnO为主体,其余为Al2O3,还有的加入CuO、MoO3、TiO2、MnO2、MgO等以增进脱硫效果。(2)一氧化碳变换:一氧化碳不仅不是合成氨所需的直接原料,而且对氨合成催化剂有毒害作用,因此原料气送往合成工序之前必须将一氧化碳彻底清除。主反应:CO+H2O副反应:CO+H2CO+3H2CO2+H2△H0298=-41.19KJ/molC+H2OCH4+H2O(3)二氧化碳的除净:原料气经CO变换后都含有相当量的CO2,CO2的存在对下步的反应不利,但其又是制造尿素、碳酸氢铵、纯碱等工业的原料。根据所用吸收剂的性质不同,可分为物理吸收和化学吸收两类。物理吸收法利用二氧化碳能溶解于水或有机溶剂来完成的。常用的有水、甲醇、碳酸丙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