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渗透法制教育教案.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渗透法制教育教案.doc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渗透法制教育教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渗透法制教育)教案备案人魏善粉教材分析:本课是初中《生物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三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的内容。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生物的多样性,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本章特别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涉及到很多方面的问题,在本章有限的篇幅里不能详尽地介绍,从学生的认知水和接受能力看也没有必要。因此。为避免加重学生的负担,把教学重点放在了解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参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宣传和行动上。学生情况分析:在学生已经理解生物的多样性含义的基础上,通过搜集与调查相关的信息资料,了解现在生物的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以及对环保的重大意义,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任务是艰巨的,也是刻不容缓的,从而积极参与到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的宣传和行动中。教学目标1.举例说明生物的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原因。2.关注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的现状。3.说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的主要措施。4、渗透法制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教学重点1.了解生物的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2.树立参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的意识并能够落实在行动上。教学难点分析我国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如何将意识落实到具体行动之中。教学准备教师:指导各小组进行课前调查与信息收集,指导各组长制作Powerpoint演示文件。学生:调查相关内容的信息,与小组的其他成员共同处理信息,制作相应的Powerpoint演示文件。教学设计一、情景创设:明确主题,提出问题。播放MTV片段《一个真实的故事》,引导学生讲述故事主人公――徐秀娟的事迹。引导学生对徐秀娟事迹进行讨论。二、信息展示:指导各小组板书各自的问题及关键信息。三、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引导学生观察93-94页图,对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进行分析、讨论和交流。四、资料分析(95页):引导完成讨论的5个问题。五、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六、由“五”引入法制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一条为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制定本法。第二条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第六条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第八条对保护和改善环境有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人民政府给予奖励。《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一条:为保护、拯救珍贵、濒危野生动物,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制定本法。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野生动物的保护、驯养繁殖、开发利用活动,必须遵守本法。本法规定保护的野生动物,是指珍贵、濒危的陆生、水生野生动物和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本法各条款所提野生动物,均系指前款规定的受保护的野生动物。第三条野生动物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国家保护依法开发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的单位和个人的合法权益。第四条国家对野生动物实行加强资源保护、积极驯养繁殖、合理开发利用的方针,鼓励开展野生动物科学研究。在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科学研究和驯养繁殖方面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由政府给予奖励。第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的义务,对侵占或者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行为有权检举和控告。七、92页“练习”八、板书设计:6.3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灌南县五队中学2011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