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听疯子讲故事姓名:郝棋学号:1120101126对话剧最初的印象,是一个小小的舞台,一束光,几个疯子,说着长长地没有断句的凌乱语句,仿佛只是为了发泄一下自己在这个城市中蜷了多年的紧张的心,又或者是为了大声的喊出话,至于说了什么,却也并无所谓。后来明白了,其实他们不是在说话,而是在讲故事,细腻的柔软的粗犷的坚硬的可笑的荒诞的忧伤的欢乐的,一群人的孤单或者一个人的狂欢,两个人的爱情或者三个人的尴尬,笑声和眼泪都是真的,然后戏子无情,观众散场,留下的是一地的不知曾属于谁的心情。于是就有了这个题目。听疯子讲故事。高中时和同学们排过一出所谓话剧,其实也就是简单的课本剧,《三块钱国币》,演了里面的泼妇吴太太,撒泼打诨骂人这头发的事都干了遍,还自己加了一句撒泼的话:“老娘是淑女!”赢了满堂的笑。自此就以为,话剧不过是博人一笑,开心就好。现在看得多了,才明白,每一声笑的背后都有无奈,每一滴眼泪里都五味杂陈。就像《恋爱的犀牛》里说:爱情多么美好,却不堪一击;就像《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里说:你是一天到晚泡在戏里,不妨把假的当成真的,虚的当成实的,没门的当成有戏的。可你应对台下的尤其是年轻人负责。所以,再演一段儿戏外的你。让他们明白,无产阶级的戏剧不排斥资产阶级的奖励,世界的运转自有它不变的前提。舞台就是小人生,酸甜苦辣,你不说我不说,般般滋味都在长长短短的话语里,都在故事里。我一直认为,话剧是唯一一种可以在一个狭小空间里表现出社会矛盾的艺术形态,它只是通过灯光和语言的配合就能让观众甚至演员都感叹,这是我么?这是我的生活么?还是他只是戏剧?只是一场梦?比如《恋爱的犀牛》中的第一场,一只大钟有底占满了整个舞台后部,众人要建造一座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大钟,它巍然屹立,坚不可摧,体现着人类的智慧和力量。此时的大钟制造现场一片紧张而欢乐的景象,设计人员和工人们加班加点,市民聚集在现场周围久久不肯离去。大家在为这项创举而欢欣鼓舞,激动不已。时间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走得这么沉重,但它仍然孜孜不倦的走着,从没有停止从没有消失,然而当有人从时间说起爱情,大家纷纷侧目,爱情?爱情怎么可能与时间等价?爱情在开始的时候和时间一样无处不在,但是慢慢慢慢地,爱情会消失,爱情会变质,爱情会成为累赘会成为怪物。是啊是啊,爱情如此美好,却不堪一击。这一场中的灯光昏暗,每个人都白衣大褂,一句一句的赞美时间否定爱情,却没人能听到,滴答滴答,时间流走,爱情却一直都在。又比如《暗恋桃花源》中一悲一喜两个毫不相干的戏剧在同一个舞台上共同上演,悲剧的暗恋与喜剧的桃花源充满了干扰,这里的干扰,各种各样,有悲剧与喜剧的干扰,有演员和演员的干扰,还有导演和演员的干扰、旁观者与演员的干扰,可就是这么多种干扰,这么乱,居然从这中间又钻出个秩序来,这出戏统合了台湾观众生活中的许多乱象,它开掘的社会潜意识综合了台湾的政治、社会与文化生态,甚至也反映了台北都市的百相。这种对社会潜意识的挖掘,再往深一步,表达在戏剧艺术中,是有意识地提炼一种美学上的追求。在这个小资情结泛滥,人人都能是小清新的时代里,话剧好像变成了每一个装逼人必备的谈资,小剧场的戏剧场场爆满,大剧院的门票日日卖光,但是每一个去看话剧的观众是否能做到看有所学听有所得呢?如果只是花着昂贵的门票去优雅的环境里睡了一觉,那确实是可耻的浪费。现在的我自认人生阅历不够,其实很多深刻的人生道理并没有自己的亲身体会,了解不深,感触太浅。整篇文章混混不知所云,好像也是疯子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