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五讲第二语言教学法主要流派主要内容1、教学法一词的不同含义语法—翻译法2)理论基础:说法不同,一般认为,其语言学基础是机械语言学理论,相信所有语言起源于一种语言,语言和思维是同一的,只是词汇的发音和书写形式有差别。其心理学基础是官能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灵有各种不同的官能,各种官能可以分开加以训练。难度较高的材料,比如拉丁语语法可以用来训练和发展人的智力。3)基本原则以系统的语法知识为外语教学的基础,注意语法形式的分析和语法规则的掌握。以翻译(外—母,母—外)为重要教学手段,用大量笔头翻译和写作练习来检验语法规则的掌握情况。用母语进行教学,无论语法知识还是课文内容都用母语进行讲解。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强调阅读原著和名著,不注重口语。重视理性,强调通过外语教学发展学生的智力。4)评价语法—翻译法虽然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如,过分依赖母语,过分强调语法,忽视口语教学等。但它在外语教学中一直在发挥着作用,它的合理内核,如利用母语,把翻译作为讲解和巩固外语的手段。主张讲授语法知识,发展学生智力。注重阅读文学名著原文。使用方便,不须专门训练等,还影响了后起的一些教学法。其局限是历史的局限,它自身也随着时代不断发展,直到今天仍在一定范围内使用。2)理论基础语言学基础是当时发展起来的语音学和科学的连贯语法,所以特别重视语音教学。注意句子(非孤立的词)教学。心理学基础是联结主义心理学,强调语言同客体的直接联结,强调语言同周围环境中的人的直接联结。3)基本原则直接联系的原则。建立外语与客观事物的直接联系,不用学生母语,不用翻译,不注重形式语法,培养学生直接用外语思维的能力。教授当代通用语言的原则。幼儿所学的语言是当代通用的语言,是有限的常用的语言材料,不是文学名著中典雅、过时的语言,因此外语教材应以当代通用的活语言,以有限的常用语言材料为基本材料。听说法3)基本原则听说领先,入门阶段只练听说,不接触文字,新课内容以对话形式展示;入门以后先从听说导入,然后教读写,以培养口语能力为首要目的。以句型为中心,反复操练,以模仿、重复和记忆的方式学习,大量实践,形成习惯,达到自动化运用。限制母语和翻译的使用。通过语言结构的对比分析,确定教学难点,安排教学顺序。语法教学靠归纳性类推,而不靠演绎性的解释。词汇量严格控制,而且通过上下文学习。严格纠正错误,培养正确的语言习惯。正确答案立即给予强化。广泛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录音、语言实验室、视听设备)4)评价听说法是一种理论基础非常雄厚的教学法流派,它把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应用于外语教学中,从而使外语教学建立在当代科学成果的基础上,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该法不完全排斥使用学生的母语,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直接法的片面性。它发展了一整套形成语言习惯的操练体系,并把语言技能分成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使教学效果十分显著。但该法过分强调机械操练,忽视交际能力的培养;过分注重语言的结构形式,忽视语言的内容和意义;过分强调听说,忽视读写,语、文分家。学生缺少学习的后劲。然而该法仍不失是一个影响巨大,使用范围很广的教学法体系。视听法整体结构感知,视听法通过一组组图象和一段段完整的对话,使语音、语调、词汇、语法在对话中被整体感知。以语音为例,不仅是要求发音正确,而且要在掌握整体结构(包括发音、声调、语调、节奏、旋律)的基础上,再进行个别音素的训练。词汇、语法也是通过图象所呈现的情景,先整体感知,从语段和句子开始进行教学,教学顺序为:成段对话—句子—单词—语素。听说先于读写,先口语教学,后书面语教学。教材以对话为主。课上一般不用学生的母语。但注重通过对比分析,确定教学内容及难点。4)评价广泛使用声光电等现代化技术手段以及实物、图片、影象、布景等展示语言材料,创造比较好的语言环境,用生动、活泼、形象的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把外语与情景直接联系起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理解和记忆,也更接近实际交际需要。系统地循序渐进地安排词汇和语法项目,并进行充分的操练。上述优点使它成为70年代中期以来被世界广泛运用的教学法。其不足是:重口语轻阅读,过分强调整体感知和综合训练而相对忽视语言结构的分解和单项训练。重语言形式,忽视意义,未能着重于培养言语交际能力。1)产生背景自觉实践法是前苏联60年代初外语教学改革的产物。30年代以来,前苏联正统的外语教学法一直是自觉对比法。这种教学法比较接近于语法一翻译法,与直接法相对立,偏重语言知识,过多地使用对比和翻译,忽视外语实践能力,特别是口语能力的培养。50年代后期,前苏联与其它国家在经济、文化、科技、外交等方面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但自觉对比教学法造成的结果却是外语教学与社会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