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档案室保密管理制度档案室保密管理制度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制度的使用频率逐渐增多,制度对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对社会公共秩序的维护,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拟定制度真的很难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档案室保密管理制度,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档案室保密管理制度11、档案部门和工作人员,必须遵守保密制度,履行保密手续,严格遵守保密十条原则,确保档案的'安全。2、凡是查询、利用档案,必须经档案管理人员提供。其他任何人不得直接动用。3、借阅档案必须严格按照规定办理借阅手续,限期使用,按期归还。归还、签收档案要认真检查核对,发现问题及时追查。4、外单位查阅档案,需持所在单位介绍信并经主管领导批准。若需复印档案,由档案室严格按照审批手续提供,任何单位和个人一律无权外供。5、严禁将密级文件带回家中或到领导办公室随意翻阅文件。严禁携带密级文件、档案资料外出游览、参观、探亲、访友,出入公共场所。6、未经批准,不得自行传抄、翻印涉密文件盒带密级的档案材料。7、在利用、查阅档案中,发现有关泄密事件,映立即报告,及时追查。如造成泄密事件,应依法追究有关当事人的责任。8、单位领导和保密小组要定期检查保密工作,总结经验,堵塞漏洞,严防失密、泄密发生。档案室保密管理制度2为切实保障涉密档案的安全,特制定应急救援涉密档案管理措施。一、本单位工作人员须严格遵守国家保密法律法规的规定,切实做好应急救援涉密档案的保密工作。二、建立涉密档案保密管理责任制,单位主要负责人承担涉密档案保密管理领导责任,保密管理人员承担涉密档案的保密管理责任。三、成果档案管理机构和档案管理人员承担涉密档案的日常管理工作。设立专门的.涉密档案保管库房,按铁门、铁窗、铁柜“三铁”标准建立涉密档案存放设施,配置必要的监控、防火、防潮等设施。档案管理人员离开时应关门落锁,发生工作调动时应办理资料管理交接手续。四、对涉密档案的使用、传递、复制、保存等情况实行登记管理制度。凡使用涉密档案须经主管领导批准,并予登记后,方可提供。涉密档案使用后应及时归档。登记清册须存档保存,要求帐物相符、记录清晰。任何个人不得擅自复制、转让或转借涉密档案,不得拷贝、对外传送涉密档案数据。确需复制的,应报原提供成果的测绘行政部门批准,并向原档案提供部门登记备案。五、使用基础地理信息数据,须严格遵守《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管理暂行规定》、《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等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管理的有关规定,杜绝外传、丢失、泄密事件的发生。六、处理、传输、存储涉密档案数据的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系统必须采取安全保密防护措施,设置进入登陆密码和屏幕保护密码,密码应超过八位;安装加密防毒软件。涉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应采取物理隔离措施,不得与互联网、外部网络相联,不使用无线网卡等无线联网装置。涉密计算机和载体介质未经批准不得带出保密档案室。使用和维修涉密计算机系统,须有专管人员监督。七、涉密档案只能用于被许可的使用目的和范围。因使用目的或应用项目结束等原因,须销毁涉密档案的,必须报本单位主要领导审批,并报原档案提供单位备案。八、销毁涉密档案须经专人清点、核对、登记、造册,由本单位主管领导和成果资料档案负责部门派员销毁。对销毁的时间、地点、方式及销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记录,与销毁清册、领导批示一并存档。九、如发现涉密档案泄密、失密事件,应及时报告单位主管领导,及时查清事件发生的原因及责任,将事件调查处理到位。档案室保密管理制度3一、设置专门的档案室,安装防盗设备、配备灭火器材,标示严禁烟火标志。二、配置合格的档案箱、柜;钥匙专人保管。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档案室。三、建立健全档案登记、传阅、归档、借阅等制度,防止档案丢失、泄密。四、档案要由政治上可靠的专人保管;档案管理人员要自觉遵守保密纪律,档案内容不外传。严禁任何人私自保管档案。五、报废的'、过期的档案材料及档案工作中形成的不需进档的草稿纸,要进行登记,经主管领导审批,送往有关地点监督销毁,确保保密安全。六、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档案人为的、自然的损坏。档案室保密管理制度41范围本制度规定了公司档案保密管理方面的有关内容及要求。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档案的保密管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秘密法3职责3.1山煤集团河曲能源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负责档案的保密工作。3.2档案管理人员和利用档案人员均应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秘密法》,执行档案保密制度,忠于职守,增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