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oogleEarth的气象多参数综合显示系统.pdf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7M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基于GoogleEarth的气象多参数综合显示系统.pdf

基于GoogleEarth的气象多参数综合显示系统.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6第4期地理空间信息GEOSPATIALINFORMATIONAug.,2010Vol.8,No.4基于GoogleEarth的气象多参数综合显示系统周筠1-3,李展1,瞿1,李哲1(1.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大气科学学院,四川成都610225;2.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层大气与全球环境探测实验室,北京100029;3.西藏自治区气象局气象台,西藏拉萨850000)摘要:利用GoogleEarth平台,将天气过程中的雷电、红外云图、MICAPS高空图以及TMPA降水资料,通过编写KML/KMZ文件,建立了气象多参数综合显示系统。该系统平台的建立,可在三维空间中真实动态地再现天气的发生发展及演变过程。此平台将有利于灾害性天气成灾过程和物理机制的研究。关键词:GoogleEarth;地闪;多气象参数中图分类号:P208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2-4623(2010)04-0016-04MeteorologicalMulti-parameterIntegratedDisplaySystemBasedonGoogleEarthZHOUYunjun1-3,LIZhan1,QUXing1,LIZhe1(1.CollegeofAtmosphericSciences,ChengduUniversityofInformationTechnology,Chengdu610225,China;2.LaboratoryofMiddleAtmosphereandGlobalEnvironmentObservation,InstituteofAtmosphericPhysics,ChineseAcademyofSciences,Beijing100029,China;3.ObservatoryoftheWeatherBureauinTibetAutonomousRegion,Lhasa850000,China)Abstract:BasedontheplatformofGoogleEarth,ameteorologicalmulti-parameterintegrateddisplaysystemwasestablishedthroughwritingtheKML/KMZfilesbyusingCloud-to-Groundlightning,IRcloudpicture,high-levelsynopticchartfromMICAPSandTMPAprecipitationdatainprocessesofweather.Thesystem'sestablish-mentprovidedawaytoreappearthedynamicsynopticprocessinareal3Dspace,andthehugeinformationinthisplatformofferedabroadapplicationperspectiveformonitoringandearlywarningthesynopticdisaster.Keywords:GoogleEarth;CGlightning;meteorologicalmulti-parameter1998年AlGore[1]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科学中心发的一个分会场VirtualGlobes,主要就是利用GoogleEarth表了题为“数字地球:21世纪认识地球的方式”的讲及其他类似平台对地球科学的研究成果进行直观展示。演后,2005年6月Google公司推出了GoogleEarth这特别是NASA、NOAA等都已经开始相关工作,应用款三维地球软件,马上得到全球众多用户的喜爱,目这款软件平台来展示最新成果和科学数据。前这款软件全球约有超过4亿的装机量。由于其开放利用GoogleEarth这一通用平台在时间及空间上对性及平台所提供的海量地理信息,GoogleEarth迅速在天气过程进行多参数重现,不仅有助于通过分析其发各行各业得到广泛研究和扩展应用,特别是在交通、林生发展和演变规律,进而对其进行预警预报;而且也业、电力、水利、地质、防震减灾等公共领域起到了可以极大地方便公众对于天气过程的了解。目前虽然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是对其的研究应用多集中多数是利用GIS系统来开发其数据管理和显示系统[4-5],于公共领域,在科学研究特别是地球科学中的应用尚但是其开发成本较高,显示效果也缺乏直观性。本文有待加强,国内目前只在地质水利等领域开展了勘测将介绍利用GoogleEarth提供的高分辨率的地理平台,及防灾的应用[2、3],在大气科学目前少有研究应用。国对雷暴天气过程的天气背景、雷电与降水等要素在时外早在这款软件推出后的第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