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八年级地理(八年级地理(上)复习提纲1,从世界看中国(1)辽阔的疆域1,我国的地理位置: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①从纬度位置看,南北跨纬度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有少数地区属热带,无寒带;②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西部与许多国家接壤.东部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有众多的岛屿和港湾,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2,国土辽阔:陆地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①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千米,邻国15个(东朝鲜,北蒙古,东北,西北俄罗斯,西部哈,吉,塔,阿,巴,西南印度,尼,不,南部缅,老,越.)②我国领土四至:最北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交汇处,最南是曾母暗沙(南北纬度相差49度,距离相离5500千米,因而生生了季节差异);最东是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最西是帕米尔高原(东西经度相差60度,距离相距5000千米,因而产生了晨昏差异);③临海(从北到南):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海域及内水面积37万平方千米,海域面积300万平方千米;④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主要岛屿有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和南海诸岛,有六个海上邻国(自南向北分别是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3,领土四至:最北端:黑龙江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主线(多);最南端:南海南沙群岛上的曾母暗沙(附近);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多)最西端:(;新疆帕米尔高原附(近)南北跨纬度近,约5500千米,东西跨经度多,约5000千米,是一个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差异十分显著的国度.4,34个少级行政区:我国的行政区域分为三级:省(包括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包括自治县,自治洲,市)乡(民族乡,镇)我国共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我国的首都是北京.本节重点:熟记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位置分布与大概轮廓(即课本7页图1.7)(2)众多的人口1,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12.95亿,占世界人口1\5以上,我国人口增长较快,两次人口增长高峰(1858年和1949年).我国的人口政策是: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①我国人口的国情是: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人口东多西少.决定了我国人口政策是计划生育.②会计算人口的密度(人口密度=该地区的总人口数(人)/该地区的总面积(平方千米))2,人口东多西少: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500-600人每平方千米),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10人每平方千米),面积57%,人口仅占6%,东西人口分界线:从黑龙江省的黑河市至云南省的腾冲县.(3)多民族的大家庭1,民族构成: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占总人口数的92%,其它55个民族占总人口的8%,所以称为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有1500多万人,人口400万以上的民族有: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等.2,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为集中,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3,民族政策:平等,团结,互助,民族区域自治.(我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丰富多彩的文化和传统的体育活动,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很多民族还有自己的文字(如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壮文))2,中国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1)了解我国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①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我国地形的特征(P24-29):地形复杂多样和高原,地面积广大(P26-27活动1,2,3;P29-30活动1,3)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并呈三级阶梯状分布三级阶梯界线的山脉: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和横断山脉;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P23活动1——4)构成各级阶梯的主要地形:第一阶梯主要由青藏高原构成;第二阶梯包括: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等;第三阶梯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等.掌握:课本P22图2——2,24页图2——4地势对我国的影响:①气候: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上湿润气流向我国内陆推进,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了较为丰富的降水;②河流: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必然造成了我国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流入海洋.古诗云"一江春水向东流""大江东去";③交通:一方面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