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必备9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教案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大班教案篇1【活动目标】1.认识休止符,知道休止符的意义2.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学习创编歌曲【活动内容】冬天锻炼身体好【活动准备】磁带、冬天的环境创设、节奏谱【活动过程】1.发声练习《师生问好歌》。2.今天学习的歌曲和现在的季节有关系,现在是什么季节呢?冬天你在外面有什感觉呢?这么冷的`天你们衣服穿少了很容易怎样?用什么办法既可以让身体变的暖和起来,又能让身体变得健康呢?3.锻炼身体可以做什么运动呢?(跑步)那咱们一起来跑一跑吧!边喊口令边跑。4.我们跑起来不仅使身体暖和了,而且还非常的有节奏,今天老师就带来了一首关于跑步的歌,想不想听一下?5.提问歌中唱了些什么?6.说说为什么冬天来了要加油跑?为什么必须坚持锻炼身体?7.看节奏谱拍节奏说歌词,小朋友说的真不错,可是节奏谱里有一个小秘密还没发现,这首歌每一句节奏谱最后有些特殊?为什么特殊呢?认识休止符,知道休止符的意义,让幼儿知道唱歌的每一句最后一个字都要唱的很干脆。8.跟音乐一起唱歌,注意唱准休止符。9.边演唱边做锻炼身体的动作。唱到休止符时,动作静止。10.讨论除了跑步,还有什么锻炼身体的方法吗?那咱们也把它们编到歌里,好不好?11.说说新歌词,如:跳呀跳呀……12.边演唱边做动作。13.启发创编第三段歌词,并演唱表演。14.你们编的真不错,现在咱们听音乐(奥夫音乐)做个游戏,跟音乐可以做各种的锻炼身体的动作,听到音乐变化时,要摆一个造型,再接着做动作……15.今天小朋友真棒,还有其他的锻炼身体的方法也可以编出新歌,到表演区表演给小朋友。大班教案篇2活动目标:1、观察动物明显特征,理解诗歌内容。2、感受诗歌中的稚拙美,学习创编诗句。3、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感。活动准备:PPT,两段音乐。活动过程:1、听音乐,教师提问,导入课题。师:在刚刚的音乐里,你们听到了哪些小动物?在哪里可以看到它们?幼儿自由回答。师:小朋友回答得真好,今天王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地方,那里的动物比动物园的还要多,那个地方就是——大森林!你们想不想去?那我们一起开小汽车去大森林吧!准备好了吗?我们要出发啦!播放音乐,幼儿跟随音乐律动。2、播放PPT,感知诗歌内容。师:大森林到了!大森林漂亮吗?看!森林里有什么?我们来到森林做客,要和小动物们打招呼,做个有礼貌的小朋友。幼儿打招呼。(1)、师:瞧!小象宝宝来了,请小朋友和小象宝宝打招呼!看!小象是什么样子的?如果你是小象,你想和小象做什么?幼儿自由回答。师:我看到小象有一个长长的鼻子,我是小象,我就会用鼻子和小象握握手。(做握手的动作)你们想和小象握手吗?幼儿回答。师:请小朋友和王老师一起说,如果我是小象,我就会用鼻子和小象握握手。(请幼儿和老师一起一边说一边做握手的动作。幼儿可以和老师还有身边的小朋友互动。)师:现在我们和小象握过手,是好朋友了,那先和小象说再见,看看还会遇到那些动物?(2)、师:咦!树上是谁?(幼儿回答小猴)小猴是什么样子的?如果你是小猴,你想和小猴做什么?幼儿自由回答。师:我看到小猴有一根长长的尾巴,如果我是小猴,我想用尾巴和小猴拉拉勾。(做拉勾的动作)你们想和小猴拉勾吗?幼儿回答。师: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说,如果我是小猴,我想用尾巴和小猴拉拉勾。(请幼儿和老师一起一边说一边做拉勾的'动作。也可以和身边的小朋友拉拉勾。)师:看!草地上的是什么?(幼儿回答小鹿)你们喜欢小鹿吗?为什么喜欢小鹿?幼儿自由回答。师:老师也喜欢小鹿,如果我是小鹿,我想用犄角和小鹿顶顶牛。(做顶牛的动作)你们想和小鹿玩顶牛的游戏吗?幼儿回答。师: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说,如果我是小鹿,我想用犄角和小鹿顶顶牛。(请幼儿和老师一起一边说一边做顶牛的动作,可以自己玩,也可以和老师和身边的小朋友一起玩。)3、欣赏、理解诗歌,并表演诗歌。师:老师这里有一首诗歌,就是写我们刚刚在森林里看到的事的,诗歌的名字叫《我想……》,请小朋友听一听诗歌里出现了哪些小动物?教师示范朗诵一遍。师幼一起朗诵2~3遍,边朗诵边做动作。4、仿编诗歌。师:大森林里可不止这三种小动物,还有小白兔、小松鼠、大狮子等等。小朋友,如果你们遇到小白兔你想干什么?幼儿自由回答。师:如果王老师看到小白兔,我想有对长耳朵,和小兔用耳朵说悄悄话。请小朋友今天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想一想,如果你遇到了小松鼠、小狐狸等等小动物,你想干什么?然后把它编成一首优美的诗歌,明天来告诉王老师和小朋友吧!大班诗歌活动教案【二】一、情况分析1、幼儿已学过诗歌《摇篮》,对诗歌的结构有初步的理解,并曾有过仿编其它诗歌的经验。2、多数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