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之治教案编辑精选.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3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贞观之治教案编辑精选.docx

贞观之治教案编辑精选.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贞观之治教案贞观之治教案(精选9篇)教案中可以体现教师针对不同教学内容所设计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演示、讨论和实践等,同时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确保教学活动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贞观之治教案(精选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贞观之治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建立、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的统治等基本史实,为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唐朝的历史奠定基础。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唐太宗、武则天二帝的开明思想及其开明政策,促进了唐朝的繁荣,从中体会到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一定推动作用。[重点和难点]本课的重点是“贞观之治”。难点:如何帮助学生对唐太宗、武则天等历史人物作出恰当的评价。[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具]地图册、唐朝相关多媒体、唐太宗、武则天人物图[教学过程]1、复习提问:隋朝大运河开凿的目的、起始位置。2、导入新课: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理解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激化了社会各种矛盾,导致农民起义的爆发。在农民起义过程中,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隋朝太原留守李渊在太原起兵,618年攻占长安,建立唐朝。3、讲授新课:一、唐朝建立和贞观之治1、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都: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2、继唐高祖之后,李世民做了皇帝,年号贞观。李世民就是唐高祖。3、他吸取隋亡的教训,认识到皇帝要勤于政事,大臣要廉洁奉公,政府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统治才能巩固。4、唐太宗以善于用人和重视纳谏著称。他任命富有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称他们是“房谋杜断”。5、唐朝时沿用并发展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以进士科最为主要),唐太宗重视文化教育,大力兴办学校。6、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有所发展,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贞观之治”一目是本课的重点,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唐太宗开明的治国思想。二是唐太宗治国的政策和措施。三是治世局面的形成。可以先由教师讲清“贞观之治”这一概念。然后展示唐太宗画像,简介唐太宗其人,指出他亲眼目睹隋朝的覆灭,亲身参加反隋斗争,认识到君民关系如同舟水。和学生一起讨论这段话的含义后,教师小结:由于唐太宗对君民关系认识较为深刻,贞观年间,他的治国政策和措施就是依据这一思想而制定的。二、女皇武则天:唐太宗的儿子高宗多病,皇后武则天掌权,高宗死后,武则天做了皇帝,继续推行唐太宗发展生产的政策,还破格她提拔的.,提拔许多有才能的人,后来的姚崇、宋就是史称她的统治有贞观遗风,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郭沫若这样评价她“政启开元,治宏贞观”】三、开元盛世:武则天之后玄宗即位后中国封建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史称“开元盛世”四、全课学完后请学生就本课内容,谈谈对唐太宗和武则天统治的看法。五、教师小结:唐太宗、武则天都推行了比较开明的政治经济措施,促进唐朝的繁荣强盛,对他们的统治应给予肯定。六、问题探究:想想上学期所学的历史知识,比较一下唐太宗和汉文帝有什么共同之处?七、作业:制表:设计表格,列出汉武帝与唐太宗的历史功绩。贞观之治教案2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唐朝的建立的史实;知道唐太宗时期出现“贞观之治”的原因和表现。【过程与方法】通过思考和探究“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锻炼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唐太宗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从中体会到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到的推动作用,以及对历史杰出人物的人格品质的感悟。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唐太宗治国的措施【难点】贞观之治原因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用多媒体展示电视剧《贞观长歌》片段,并提出问题:电视剧《贞观长歌》表现的主要人物是谁?他是唐朝的建立者吗?他统治的时候,唐朝是一种怎样的局面呢?学生回答后,教师顺势进入到《贞观之治》内容。(板书:“贞观之治”)环节二:新课讲授(一)唐朝的建立过渡: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隋朝的开皇之治和大运河的开凿,隋朝也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封建盛世,但是为什么如此繁盛的隋朝会二世而亡呢?1.隋朝的灭亡教师在多媒体课件上出示隋炀帝实施暴政的相关材料,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思考隋朝灭亡的原因,进而也复习回顾上节课的重点知识。具体材料如下:三次巡游扬州,耗费无数财物。他南下的船队,舳舻相接,绵延二百余里,陆上骑兵数十万,沿运河两岸护送。他好大喜功,耀武扬威,发动了三次进攻高丽的战争。出兵以前,他征调大批工匠、民工和兵士,出兵一百多万人,其中渡过鸭绿江的只有三十多万人,回到辽东的只剩二千七百多人。学生根据材料不难回答出,隋朝灭亡的原因是: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激化了社会各种矛盾,导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