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件.ppt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4.5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考地理一轮-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件.ppt

高考地理一轮-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件.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十二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考点一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核心知识通关】1.认识区域:(1)区域概念: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___________划分出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2)区域特征。①区位特征:具有一定的面积、_____和边界。②整体性:内部_________相对一致。③层次性:既是上一级的组成部分,又可划分下一级。2.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自然环境的比较。区域要素区域要素(2)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人类活动的差异。区域要素区域要素【经典例题导悟】(2016·厦门模拟)下图为非洲尼日利亚略图❶,L湖为内陆淡水湖❷。读图完成(1)~(3)题。(1)与冬半年比,L湖夏半年❻()A.水位较高B.流域较小C.盐度较高D.蒸发较弱(2)形成甲、乙两区农业地域类型差异的主要因素❼是()A.地形B.气候C.政策D.市场(3)尼日尔河河口三角洲聚落分布较少的自然原因主要❽是()A.气候炎热B.地形平坦C.洪涝频繁D.交通不便【思维流程】【答案】(1)选A,(2)选B,(3)选C。【高考模拟精练】(2016·潍坊模拟)有效灌溉面积比例是指有效灌溉的耕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比重,它是反映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指标。下表为我国四个省区(海南、浙江、黑龙江、新疆)2013年的相关数据,据此完成1、2题。省区1.四省区有效灌溉面积比例有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是()①地形类型的差异②降水的差异③水利基础设施的差异④科技水平的差异A.①②B.③④C.②④D.②③2.表中甲、丁两省区最主要的经济作物分别是()A.油菜、甘蔗B.棉花、天然橡胶C.棉花、甜菜D.甘蔗、棉花【解析】1选D,2选B。第1题,根据材料,有效灌溉面积比例是指有效灌溉的耕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比重,降水多的地区不需要灌溉,降水少的地区,灌溉是农业发展的主要水源补给,因而降水量差异影响灌溉面积比例;同时农田水利建设的状况也会影响灌溉面积。第2题,根据表中数值可知,耕地总面积最大的丙是黑龙江,有效灌溉面积比例最大的甲是新疆,最小的丁是海南,乙是浙江。甲最主要的经济作物是棉花,丁最主要的经济作物是天然橡胶。(2016·安徽联考)左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右图为该岛房屋照片。读图完成3、4题。3.该岛位于()A.亚洲北部B.欧洲北部C.北美洲北部D.欧洲西部4.从房屋照片上可以看出,该岛()A.降水多,洪涝灾害频繁B.地震多,防震任务重C.风力强,沙丘广布D.气候寒冷,冻土发育【解析】3选B,4选D。第3题,从图中经纬度判断,该岛位于10°E~30°E,80°N附近,为欧洲北部。第4题,从左图可知该岛位于北半球的高纬度,气候寒冷,冻土发育,特别是季节性冻土影响着房屋地基的稳定,故就地取材,用木料打桩,确保地基稳定。5.(2015·江苏地理)2015年是“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战略积极推进年。下图为“一带一路”主要线路示意图。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西部沿海地区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A.东部人口稠密,西部地广人稀B.东部城市化进程快,西部城市化水平高C.东部产业结构层次高,西部资源密集型产业发达D.东部农业机械化程度高,西部农牧业发达【解析】选B。“丝绸之路经济带”东部沿海为我国东部地区,西部沿海为欧洲西部,两地都是人口稠密区;我国东部地区城市化进程较快,欧洲西部城市化水平较高;与我国东部相比,欧洲西部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层次较高;我国东部地区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加固训练】(2016·西安模拟)地坑院也叫天井院,是古代人们穴居方式的遗留,被称为中国的“地下四合院”,据说已有约四千年历史了。地坑院就是在平整的地面上挖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的深坑,深约6~7米,然后在坑的四壁挖若干孔洞,其中一孔洞内有一条斜坡通道拐个弧形直角通向地面,是人们出行的门洞。结合图1、图2,回答(1)、(2)题。(1)地坑院反映的当地环境是()A.土层深厚B.冬暖夏凉C.降水稀少D.木材短缺(2)图2中地坑院出入通道周围的砖墙主要作用是()A.挡风B.防水C.阻沙D.遮阳【解析】(1)选A,(2)选B。第(1)题,由材料可知,“地坑院”是当地人们根据当地地理环境发明的传统民居,首要的条件是土层深厚,这种建筑冬暖夏凉;虽然当地降水稀少,但这不是“地坑院”修建的基本条件;这种建筑并不能体现木材丰缺程度,故选A。第(2)题,地坑院出入通道周围的砖墙主要作用是阻挡在降水季节雨水通过门洞流进家里,对挡风、阻沙、遮阳的作用不大,选B。考点二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核心知识通关】【规律方法】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