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共29张PPT)-经典通用课件资料.ppt
上传人:石头****海海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1.7MB 金币: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共29张PPT)-经典通用课件资料.ppt

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共29张PPT)-经典通用课件资料.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一、区域的含义边界整体性(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区域内部特征相对一致.)差异性(具有与其他区域不同的特点)开放性(与其他区域有联系+如经济,人文)层次性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边界整体性关于区域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1.区域具备的特征有()①一定的面积和形状②明确的边界③明确的区域特征④一定的政治地位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三、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堂小结如何比较两个区域差异:东北民居中国南北方气候要素差异对建筑的影响四、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自然状况自然状况1.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A.区域划分的指标和方法是固定的B.区域之间有明确的边界C.区域是最小的单位不可分割D.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2.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共性的叙述,正确的是()①都位于平原地区②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③都位于第三阶梯④雨热同期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3.长江三角洲的肥沃土壤是()A.水稻土B.黄土C.紫色土D.黑土4.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农业生产活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水田为主B.作物有水稻、油菜、棉花等C.一年两熟至三熟D.西部降水较少,适宜发展畜牧业5.下列关于地理环境对其它生产活动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长江三角洲的轻工业发展依托于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B.长江三角洲发展重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C.松嫩平原发展重化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D.长江三角洲商业贸易发达依托于优势的地理位置6.下列关于南北方传统民居差异的说法,正确的是()A.南方民居墙体厚B.南方民居屋顶坡度小C.南方民居屋房檐宽D.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强7.下列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若干平原组成B.本区河流、湖泊较多,但无沼泽分布C.是中国最大的平原D.地势低平,土质疏松8.下列因素中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由开发早期的限制因素转变为现在有利因素的是()A.稠密的水系B.黏重的土壤C.便利的交通D.平坦的地形9.下列粮食作物具有单位面积产量高的是()A.水稻B.小麦C.玉米D.大豆课堂小结【典型例题1】关于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A.区域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是一个可度量的实体B.区域划分的指标有自然、经济和社会的某一方面,也有综合性的C.按照指标的不同,区域可分为自然区、经济区、文化区、行政区、综合区等D.区域内部地理环境完全一致,区域与区域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典型例题2】我国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形成了特点各异的三大自然区。读图完成(1)~(3)题。(3)下列关于三大自然区区域内部差异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热量为基础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水分为基础C.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主要随海拔的升高而发生变化D.三大自然区存在的内部差异均以热量的变化为基础(1)“无山不洞,无洞不奇,五村不榕,无榕不荫。有水皆成瀑,城为石头砌。左手拎芭蕉,右肩挎黄橙。相逢毋需问,十九布依人”。以上诗句描绘的景观可能出现在:A.黄土高原B.东北平原C.珠江三角洲D.云贵高原【典型例题4】下图中的甲图和乙图为我国的两个区域,读图回答有关问题。图库用法指导常用字列表TMG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