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史学理论及其研究罗柳光.ppt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X 页数:18 大小:27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专题史学理论及其研究罗柳光.pptx

专题史学理论及其研究罗柳光.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09广东韶关]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总而言之,国共合作主导下的国民革命,是一场更富有现代意义上的社会革命性质的大革命。与辛亥革命相比,这场革命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变迁更加密切相关,革命的社会动员程度和民众参与积极性更加高涨,是在对政治共同体作出新的解说(新三民主义)的前提下,由一个新的政治上层来取得政权,建立起更强有力的政治体制。它反映的历史主流,是在中国建立起对外自主独立的、对内具备有效权力和权威体系的统一的现代民族国家。——陈勤等著《中国现代化史纲·无法告别的革命》(2)上述材料运用了何种史学范式,试指出来。(1分)[07广东高考]【材料一】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准则。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来研究中国近代史,可能会对1840—1911年间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3分)[07广东高考]【材料二】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1840年以来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作解释。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评价辛亥革命。(5分)在历史资料研究中,无论是文字的、实物的资料,还是口头叙说的资料,凡是由当事人或亲历者根据亲身经历写成或叙述的资料、由同时代人记录下来的资料,都属于比较直接的证据,我们称它为第一手资料;而后人的有关说法则是比较间接的证据,我们称为第二手资料。材料一:汉朝司马迁撰写的《史记》,是中国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的通史。它为后人提供的许多关于黄帝、大禹所处时代的社会情况。材料二:1937年12月,日本法西斯分子在南京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大屠杀,李秀英是当时对日本军人进行抗暴后幸存下来的中国女性。几十年来李秀英一直用自己脸上的伤痕控诉着日军的暴行,最近江苏省已将这一段史实编入了小学教材。(1)材料一中《史记》是否可以作为研究黄帝时期的原始资料?请阐述你的理由?(3分)(2)材料二中的口述资料是否可以作为研究南京大屠杀的第一手资料?理由是什么?(3分)[09上海嘉定]透视老新闻中的历史(8分)以下是1934年10月23日登载于上海《申报》的一则新闻,标题为《赣匪弃巢西窜》。香港:赣匪因石城兴国失守,知残局不能再支,朱毛彭等股约八万放弃云都、瑞金老巢西窜。(二十二日专电)南京:东路总司令部电军事机关称,瑞金、古城、会昌间有残匪五万余人,经我东北两路军压迫,有突围而走赣西、退窜鄂川模样。但我军布置周密,不置漏网。长河残匪,我军挺进后,知难立足,内部已感恐慌,不难直捣巢穴。(二十二日专电)(3)此文是否可以作为研究“第一次国共内战”的原始材料,并说明判断理由。(2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19世纪中期,英国经济学家杰温斯这样记述: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沿岸是我们的林木生产者;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放牧着我们的羊群;在阿根廷和北美的西部大草原上放牧着我们的牛群;秘鲁运给我们白银,黄金则从南美和澳太利亚流到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替我们种植茶叶,……材料二19世纪晚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材料三美国经济实力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的比例变化材料四“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选自邓小平1992年初《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5)上述四则材料中哪一则是原始材料?请说明理由。(2分)[09徐州期末]材料二:“同文馆于同治元年(1862)成立。馆学最初只有英文、法文。……同文馆是成立了,但招不到学生,因为风气未开,无人肯入,大家以为学了洋文,便是降了外国。”——齐如山:《齐如山回忆录》(3)历史研究是依托史料来进行的。对于材料二的史料性质,有人认为属于第一手史料;有人认为不应该把它划分为第一手史料。请谈谈你自己的看法。(3分)[09徐州期末]【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三关于戊戌变法的研究,所依据的材料主要是运动过后不久出现的梁启超的《戊戌政变记》,和康有为后来的陈述如《康南海自编年谱》,由于作者就是当事者,所以很难作为信史。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强化了康梁系话语,而来自清政府方面的解释几乎一直没有看到。——《回顾戊戌重温历史》,《光明日报》2008-12-07(3)据材料三,说明文中提到的两部文献在研究戊戌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