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教案(实用20篇)教案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它能够有效地传达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案应当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采用差异化教学策略。以下是一些优秀的教案范文,供教师们参考和借鉴。人教版八年级历史教案篇一了解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二、课程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2、了解两岸关系的历史性变化;。3、掌握两岸交往的现状;。过程与方法:通过海峡两岸关系从隔绝到交往的变化,培养学生归纳、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台湾历史的了解,初步培养学生史论结合的能力;。通过对目前台湾局势现状了解,培养学生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树立起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三、重点与难点。重点:党和政府确立的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难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四、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收集相关影像资料;。2、收集台海局势的时政资料。学生准备:1、根据所学知识和查阅资料,说明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2、收集台海局势的时政资料;。3、了解两岸经济、文化交流的状况;。五、教学方法。教师教法:谈话法;活动法;课堂讨论法;。学生学法:探究式学习;学会史论结合的陈述历史问题的能力;。导入新课:1、时事报道:台海局势。2、谈古论今:用史实说明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一、推进祖国统一大业。二、日益密切的交往。谈谈你所知道的两岸交往的现状;。影像资料:反对-、争取统一。人教版八年级历史教案篇二1、p.28背景和原因;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国门,清政府内外交困,中国的部分开明地主开始睁眼看世界,他们在同外国资本主义的交往中,深刻感受到中西之间的经济和军事差距。2、思想基础:“师夷长技以制夷”(魏源)。3、p.28时间:19世纪60年代—90年代。4、p.28洋务运动的口号,前期:“自强”,后期:“求富”。5、p.29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前期以创办军事工业为主:曾国藩的安庆军械所、李鸿章和曾国藩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的福州船政局;后期以创办民用工业为主:李鸿章的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张之洞的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等。(p.29另:1862年清政府创办京师同文馆,培养翻译人才)。6、p.28领导阶级及其代表人物:部分开明地主(洋务派)。7、代表:奕?、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8、p.30目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9、p.30性质:统治者的自救运动。10、p.30失败标志: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的覆灭。11、失败的根本原因:没有触及封建统治的根基。12、p.30洋务运动地位:洋务运动发生在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中,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13、p.30洋务运动作用: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人教版八年级历史教案篇三(一)学习内容特征分析:辛亥革命是人教版八年级历册第二单元第8课的内容。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近代进步革命人士在政治近代化上的探索,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承接了继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之后,新民主主义革命之前的社会变革的爆发力。由经济技术变革到政治改良,再到政治革命,本节课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根据本节教材的安排特点,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基础上提出问题,深入讨论辛亥革命的必然性以及必要性。(二)学情分析。1、生理学习技能分析:初中八年级学生经历过小学与七年级的学习,在历史知识上具备一定的认知基础,但是水平参差不齐,对于调度历史时期的时代背景,显得有些困难。不能从历史时间的大环境下看问题。2、心理学习能力探讨:革命史本身就带有丰富的激情色彩。对于长期饱受强国凌弱的中国,辛亥革命的历史运动又显得极其振奋人心。本节知识既有枯燥乏味的纲领文件,又有行色生动的革命运动背景。将二者结合,恰到好处的牵动了学生的空间思维与发散思维。(三)教学设计重点。在教科书的设计和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合理运用学习理论,帮助学生完成有意义的知识建构学习。由生动的辛亥革命电影精彩片段引入课堂教学,以简便易行及形象的多媒体影音将历史事件变得生动化。注重概念形成与发展的思维过程,即知识建构的动态过程。(四)教学设计基本理念与思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创设丰富的情境,以历史事件中实例加以多媒体形象的呈现,以强有力的视觉冲击效果激发学生的眼到、心到、手到效应。通过知识迁移、情景设问促进学生的协作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