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学习要求和学习方法一、学习要求:勤看、多思、善写(1)看:所谓看,其实要求不低,不是要求大家单纯地翻翻书本,我对同学们提出的看的要求是:在课本上标注你所认为的重要知识点,巧妙地利用课本边缘的空白,记下你对某个问题的看法,也就是说,你可以给名人大家加批注。可别小看了你在不经意当中涌现出的种种可爱的想法,也许,一个伟大的教育思想或教育观念就蕴藏在其中呢。对这一点,希望我们所有的同学都能做到。看,不仅是看书,看也是看世界,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因为,在我们身边有很多教育现象,稍稍挖掘一下,都可以成为我们学习的活教材。因此,希望同学们能够做生活的有心人,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心去体会。这些,才能真正做到活学活用,而且,“看”也是我们的学习所必需的,在理解某些心理现象时,如果我们能够引用生活中的例子,也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教材。(2)思:孟子说过,“尽信书不如无书。”教材只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基本参照,但是,教育学自身是不断发展的,因此,在学习中,也希望大家“与时俱进”,积极思考,不要囿于书本,做书本和教材的奴隶,在保证教材的基本方向不变的情况下,希望大家开动脑筋,积极探索各类心理现象。(3)写:记下自己对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点滴感想和认识。二、学习方法研究表明,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都是靠学习得法,而不是靠学习时间长。高效率的学习往往是有计划的、有系统的学习。学习的质量更有赖于学习的方法与策略。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学习这一门课程呢?(一)阅读方法你也许碰到过下面这种情况:看完书之后却发现自己几乎什么也没记住。这个问题总是困扰着我们。幸运的是,我们对此有了一个极好的解决方法。即“概览(survey)”、“提问(question)”、“阅读(read)”、“复述(recite)”和复习“复习(review)”。概览:在开始阅读每一章之前,应先从头到尾地大概翻看一下此章节。看看标题、插图的文字说明、本章的小结或练习题。这能让我们对将要阅读的材料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提问:为了阅读时能够将注意力集中在要点上,我们要从每个标题中引出一个或几个问题来。比如说,在读到《学习动机与学习》这一章时,我们可能要问自己:什么是学习动机?学习动机与学习之间是什么关系呢?这些问题能够提高我们阅读的兴趣和阅读的目的,有助于新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阅读:在看书时,要试着找出我们所提问题的答案。要一点一点地“啃”,边读边思考。复述:在读了一部分内容之后,停下来复述一下刚才看过的内容,试着回答自己的问题。复述的时候最好把书给合上,然后在复述结束之后再把书打开,对照一下。对自己复述不清要加紧再记。复习:在我们读完一部分内容之后,我们需要返回来再略看一下所学内容或学习笔记,然后再进行复述和做小测验,检查一下自己的记忆情况。要在学习中养成经常复习的习惯,这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教育家FrancisRobinson提出了上述被称为“SQ3R”的阅读技巧。+联系(relate):学习中重要的一点是要有意识地去思考那些新的思想和观点对自己有什么意义。建立一种信息间的联系,新学的东西对你来说就成为非常容易记住的知识了。当你复习一个章节的内容时,可以试着把其中的术语、概念和事实与你已有的知识联系在一起。(二)笔记方法在课堂上听课,不可能像阅读那样能够抓住重点,所以必须记笔记。怎么记笔记呢?1记笔记的方法(1)留白(2)主动记:要走在教师的前面,要提前估计到教师下面要讲什么。我们可以从教师发的学习提纲或留的预习作业中寻找问题,作出预测。(3)重点记:每一节课都是基于一个重要的核心思想观点设计的。通常情况下,教师都是介绍一个观点,举一些例证,或进行解释。你可以经常问一下自己:“现在讲的要点是什么?这个观点得到哪些证据支持?”(4)抓信号词:听讲时要抓住那些表示教师讲课中思路变化的话语。下面是一些信号性的表达方式:提出观点:这里有3个原因说明为什么讲主要观点:最重要的是讲相反观点:与此相对的是讲支持观点的证据:我们看一个例子做结论:因此,(5)积极听:坐在能够听清楚的地方。如果你打算提问题,应该坐在能够被老师看到的地方。听课时要注意看老师,带着前一次听课时或者是自己看书时遇到的问题来,在课间找老师探讨。积极提问可以保持自己活跃、机敏的思维状态。2笔记的使用和复习方法大多数学生笔记做得相当好,但课后基本不看,只在临近考试时才拿出来看一看。如果这样,笔记就会失去大部分意义。如果你不想自己的笔记像“天书”一样潦草难认,就应该每天或定期把笔记整理好。我们建议:(1)下课后尽早抽时间整理笔记,填补空缺,把记录不完整的充实一下;(2)寻找各种观点之间的联系。看看你所记录的概念之间是怎样互相联系的;(3)努力把在课上获得的信息与以前学过的知识联系在一起,把新了解到的观点与已知的观点联系在一起思考;(4)对笔记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