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小马过河》说课稿(真题7篇).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1.9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大班《小马过河》说课稿(真题7篇).pdf

大班《小马过河》说课稿(真题7篇).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大班《小马过河》说课稿(通用7篇)大班《小马过河》说课稿1一、活动目标1、通过欣赏故事,感知和理解故事发展的全过程,懂得遇事要多观察、多动脑筋、勇于尝试的道理。2、喜欢这个故事,体会小马在故事中情绪的转变,愿意和同伴分享自己对该故事的感受。二、活动重难点1、活动重点:感知和理解故事发展的.全过程,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内容。2、活动难点:体会小马在故事中情绪的转变,愿意和同伴分享自己对该故事的感受。三、活动准备物质准备:多媒体课件、录音、动物头饰若干;四、活动过程1、提问导入:提问小朋友们最喜欢的动物是什么,引出小马和小马的故事。2、活动展开:(1)老师讲述小马过河的故事(2)分组模仿小马妈妈与小马对话(3)活动结束:师幼进行角色扮演游戏,表演《小马过河》。五、活动延伸把故事与家人分享,并在生活中提醒幼儿要多观察,多动脑,多尝试。大班《小马过河》说课稿2一、说教材:《小马过河》是北师大小学语文第三册教材中的一篇课文,文章篇幅长,涉及的事物多,哲理深刻。但课文情节美、事物美、构图美,我们可以利用课文自身的美去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创设情境,在生动活泼的教学中扎扎实实地训练学生的语言。这课是一篇童话故事。叙述了小马驮麦子去磨坊,路上要过一条河,老牛说水很浅,可以过,松鼠说水很深,他的伙伴刚被淹死。小马没了主意,只好跑回去问妈妈,妈妈要他亲自去试一试。小马又回到了河边,自己过了河。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说明遇事要自己动脑筋,想办法克服困难,找到答案。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按事情发展顺序说一段话。依据大纲要求,结合本单元训练重点、教材特点,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1、能按事情发展顺序说出小马第一次来到河边过不了河的经过。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3、学习课文内容,懂得在遇到问题时,不能光听别人说,要自己动脑筋去想,从实践中去寻求答案。结合本单元训练重点,理清,一段话的先后顺序,按顺序复述小马第一次来到河边的情况是本问的重点和难点。二、说教法:学法长期以来一直关注教师如何教,而忽视了学生如何学,在这节课中将关注学生的学法,用学生的.“学”决定教师的“教”。从而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学生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受到熏陶感染,再把学生的感悟与老师、同学交流。在此设计理念的指导下我准备采用以下教法:1、自主、合作、探究法。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根据本组课文的训练要求,我以学生为主体,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2、以读促悟法。通过朗读,让学生自己产生疑问,解决疑问。在不同形式的朗读中感悟文本的内涵。学生主要采用以下学法:自主质疑法、合作解疑法、自读自悟法。三、说教学流程:1、图片导入,激趣引趣。巧妙的开场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本课我用主人公小马的图片来提问,让学生马上进入角色。揭示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是《小马过河》。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借助拼音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故事里都有谁?讲了一件什么事?读完后可以和同桌讨论。在这里安排讨论是因为问题较简单,每个人都可以发表意见。在讨论结束后,我安排他们自由读课文,朗读时思考:小马为什么要过河?小马几次来到河边?小马过去了吗?通过初读课文,让学生了解课文大意,初步知道故事情节。3、精读课文,理解内容。通过初读课文,学生已经了解了小马为什么要过河,几次来到河边。接着我按课文顺序分段进行教学。第一自然段主要训练用用“什么地方”“住着”“谁”说一句话。第二自然段主要指导学生用高兴的语气来朗读小马的话。三至五自然段对话较多,我注意指导学生以不同的语气去读不同“人物”的话。这个故事中主要“人物”是小马,还有老马,老牛伯伯、松鼠。这些“人物”的语气、语言的感情色彩不同,老马是“妈妈”,说话该用亲切的语气。老牛伯伯是老一辈,朗读时声音要粗,语气稳重。小松鼠从树上跳下时讲的话,语气要急切。小马天真、有礼貌,读时要用适当的语气表现出来。指导朗读时,这些都要向学生说清楚。根据事物出现的先后,用课件展示事物,边展示边朗读,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这样训练朗读,可以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故事中蕴含的美。第七段主要是小马与老马之间的对话,注意不同角色的不同感觉,。第八段主要训练用”既不像……也不像”说话。在细读课文时,我主要用不同朗读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如齐读、指名读、自由读、默读等。4、课堂小结,突出主题。四、说板书:由于没有图片,所以我用最简单字体来表现文中各“人物”大小的不同。这样既直接又简单,学生一看便非常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