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下期期中六校联考试题.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91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0---2011学年下期期中六校联考试题.doc

2010---2011学年下期期中六校联考试题.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0---2011学年下期期中六校联考试题高二年级历史学科命题人郑州七中张玉珍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和答题卷三部分。2.第Ⅰ卷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的答案答在答题卷中;3.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梭伦改革的措施中,直接从根本上瓦解了贵族世袭政治特权基础的是A.“解负令”的颁布B.以财产资格取代血缘资格C.恢复公民大会D.设立四百人会议2、雅典的改革家梭伦曾留下诗作:“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有优势。”“我制定法律,不分贵贱,一视同仁。”这反映了改革家的一种怎样的改革指导思想A.中庸和不偏不倚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全面维护贵族利益D.极力维护平民利益3、商鞅变法中,最能体现中央集权制萌芽的措施是()A.废井田,开阡陌B.奖励军功C.废除“世卿世禄制”D.推广县制4.《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A.允许工商者入仕为官B.准许土地自由买卖C.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D.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5.商鞅在秦国变法,“商君死,秦法未败”。造成这种现象的最根本因素是A.变法得到新兴地主阶级的支持和拥护B.变法顺应了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的历史潮流C.变法顺应了从诸侯割据走向全国统一的需要D.变法促进了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6、(公元前338年)孝公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上述言论出自A.没落贵族B.立功将士C.新兴地主D.富裕农民7、商鞅变法中为新的社会制度的确立而产生决定影响的措施是A.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B.废除奴隶主特权,奖励军功C.废除分封制,建立县制D.重农抑商,奖励耕织8、下列对北魏均田制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均田制促进了荒地的开垦B.农民未从中得到实际的好处C.官僚地主的土地并未受到触动D.土地占有不均情况仍然存在9、见下表,孝文帝推行该项措施的主要意义在于鲜卑姓拓拔拔拔丘穆陵步六孤贺赖独孤汉姓元长孙穆陆贺刘A.变鲜卑贵族为汉族地主B.加速了鲜卑族的汉化过程C.改鲜卑人为汉人D.消灭了鲜卑陋习10、下列现象能反映孝文帝改革中生活习俗改进内容的是①汉族年轻女子“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②中原地区广泛流行吃烧烤③洛阳商业发达,成为贸易中心④中原地区农田大量得到开发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11、王安石变法解决“积贫”的指导思想是:“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为此他制定的新法是①青苗法②募役法③保甲法④方田均税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2、北宋形成的“冗官”“冗兵”“冗费”的局面,从反面证明了A.政治改革要有经济作保证B.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在当时弊大于利C.兵越多,战斗力越弱D.政治改革要重视精兵简政13、王安石变法中,对官僚地主利益触动最大的是()A.青苗法B.方田均税法C.募役法D.农田水利法14、假设你生活在宋神宗熙宁三年,若参加科举考试,怎样才能被录取A.背诵诗赋词章B.学习“四书五经”C.联系实际,学习经义策论D.依靠“恩荫”15、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室连田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这表明北宋政府A.大力抑制土地兼并B.纵容土地兼并以便于筹集军费C.准备搜刮百姓以抗辽D.减轻人民负担,限制大地主特权16、司马光说:“中户以下大抵乏食……而州县之吏督迫青苗、助役钱不敢少缓。“司马光的话反映了①变法中出现了地方官强迫百姓向官府接待的情况②变法中的一些不法现象成为反对派攻击变法的口实。A.①正确②不正确B.①正确②正确C.①不正确②正确D.①不正确②不正确17、马丁·路德提出“信仰耶酥即可得救”这一原则的意义在于:A.削弱了罗马天主教会对世俗生活的控制B.确立了“教随国定”的原则C.推翻了罗马教皇利奥十世的统治D.使德国逐渐走向统一18、亚历山大二世说:“与其等农奴自下而上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地解放农奴”这说明他A.认识到农奴制阻碍资本主义发展B.主要是维护农奴主利益C.主张实现天赋人权,人人平等D.代表资产阶级利益19、列宁说:“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么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