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训练陕西延安市实验中学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必考点解析.docx
上传人:韶敏****ab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7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强化训练陕西延安市实验中学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必考点解析.docx

强化训练陕西延安市实验中学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必考点解析.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强化训练陕西延安市实验中学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必考点解析试卷(解析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说法正确的是A.古代书画作品能保存至今,是因为碳不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B.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的相对稳定C.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一氧化碳D.二氧化碳能和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且放出热量2、“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能闻到花香的原因是A.分子的质量很小B.分子间有间隔C.分子由原子构成D.分子在不断运动3、某同学误将少量当成加入中进行加热制取氧气,部分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时刻,装置开始产生氧气B.曲线c代表氧气C.与直接加热等质量氯酸钾相比,该操作导致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的质量不变D.时刻,高锰酸钾开始分解4、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B.氧化物含有氧元素,因此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C.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因此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属于同种元素D.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因此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5、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酒后驾驶是一种违法行为、酒精的化学式为C2H5OH,下列有关酒精的说法正确的是A.酒精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B.酒精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3C.一个酒精分子中含有3个氢分子D.一个酒精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6、在密闭容器中,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0B.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参加反应的甲和丁质量比为8:37、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A.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的粒子B.离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C.分子间有间隔,原子间没有间隔D.水受热变成水蒸气,证明分子可以再分8、一定质量的木炭和过量的氧气在密闭容器中加热使其充分发生反应。下图中能正确反映容器内有关的量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像是A.B.C.D.9、下列有关钴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序数是27B.属于非金属元素C.元素符号是CoD.相对原子质量为58.9310、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连接仪器B.过滤C.倾倒液体D.读取液体体积二、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广口瓶”或“细口瓶”)中,取用块状的药品(如石灰石等)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夹取,用过的该仪器立刻用_________________,以备下次使用;(2)在组装仪器时,要将玻璃管插入胶皮管或带孔胶塞前,要先把玻璃管口___________,然后稍稍用力转动,将其插入。2、点燃酒精灯,用一张滤纸平放在火焰上,约2S后取出,纸上留下一个黑色圆环,请分析回答:(1)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2)通过该实验的现象,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3、我国明朝诗人于谦《石灰吟》的国画是用墨制作的,其中诗的内容是:“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试回答:(1)该字画能够保存多年而不变色,原因是______。(2)诗句中“千锤万凿出深山”所体现物质的变化是______变化;“烈火焚烧若等闲”所体现的化学反应是石灰石受热分解,该反应是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3)“要留清白在人间”指的是石灰水暴露在空气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4、下面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1)图中粒子共能表示_____种元素。(2)图中具有稳定结构的是______________,表示的阳离子是_______(用粒子符号表示),5、如下图所示,把下列实验所用的仪器的标号和名称填在横线上。(1)吸取和滴加少量的液体需要用_______;(2)少量溶液相互发生反应时,需要用________;(3)溶解溶质或是进行较多溶液反应时,需要用_________;(4)量取液体时,需要用_______;(5)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需要用________和_______。6、科学理论的建立与发展是一代代科学家不懈努力的结果。人们对物质构成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过程。(1)原子的构成:汤姆森、卢瑟福等科学家都是根据实验证据进行推理,再用原子模型来表征原子的内部结构。①汤姆森之前,人们对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