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沁园春·雪》习题《沁园春·雪》习题(精选16篇)《沁园春·雪》习题篇1一、基础巩固1、给加粗的字注音:沁园春()莽莽()红装素裹()折腰()略输()稍逊()成吉思汗()今朝()2、填空:本文作者为,其中《沁园春》是,《雪》是。3、给加粗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⑴惟余莽莽()a、只有我b、只剩c、只有⑵惟余莽莽()a、景色迷茫b、草木茂盛c、无边无际⑶顿失滔滔()a、立刻b、停顿c、安顿⑷须晴日()a、必须b、须要c、等到⑸引无数英雄竞折腰()a、弯腰b、折服c、鞠躬倾倒,这里是称颂、赞颂⑹稍逊风骚()a、文学才华b、妇女举止轻佻c、指“国风”《离骚》二、能力演练阅读诗歌并回答问题:沁园春·雪毛泽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4、本文使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请举例。。5、本词上阕的主要表达方式是,写出了祖国江山的美丽;下阕的主要表达方式是,写出了对历代帝王的看法。抒情贯穿本词的始终。6、词中哪几句是作者想像的景色?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7、词中点明主题的句子是哪几句?写出来并说说含义。。8、你还知道哪些咏雪的诗歌?请举两三例。。三、拓展延伸阅读诗文并回答问题: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予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9、请将本词与《沁园春雪》比较,说明他们在结构上有什么相似点。。10、前三句点明的时间、地点、事件分别是什么?。11、“看”字统领了哪几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画?。12、“鹰击长空”和“鱼翔浅底”中的“击”“翔”好在哪里?说明理由。。13、本词上下阕最后一句各使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方法?有何作用?。【参考答案】一、基础巩固1、qìnmǎnɡɡuǒzhéshūxùnhánzhāo2、毛泽东词牌名题目3、⑴b点拨:根据语境,“余”在词中应理解为“剩下,剩余”。⑵c⑶a⑷c⑸c⑹a点拨:“风骚”的本义是国风、《离骚》,本文章中特指文学才华。4、互文: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对偶: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比喻: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拟人:欲与天公试比高。5、描写议论6、“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这三句,借助想像把人引领到一个辉煌的境界,现出一派新气象。用“分外妖娆”来结束上半阕,赞美的激情溢于言表,使人油然而生一种热爱祖国的情感。7、“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作者将几千年封建历史及帝王一笔带过,转而歌颂“今朝”风流人物。他们不仅超越了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具有更卓越的才能,并且必将创造出更伟大的业绩。这三句主要是作者自指,表达了诗人坚定的自信和伟大的抱负。8、(唐)柳宗元《江雪》(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9、结构框架相同,字数相同,上阕13句,下阕12句。10、寒秋橘子洲头“我”看湘江北去。11、从“万山红遍”到“万类霜天竞自由”。描绘了一幅色彩绚丽,“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秋景图。12、“击”写出了雄鹰展翅奋发,搏击长空的强劲有力;“翔”写出了鱼儿在清澈的水中,自由轻快,像在空中飞翔一样的特点。13、上阕:设问,引出下文,自问自答。下阕:反问,答案包含在问话中并回应前文。《沁园春·雪》习题篇2《沁园春雪》是1999年10月我校组织市级公开教学周活动期间我上的一堂课。现就教材、教法、学法及教学程序四个方面加以说明。一、说教材1、教材在本单元所处的位置及单元教学目标《沁园春雪》编排在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五册第六单元,是教读课文,居单元之首。这个单元还有以送别为题材的古代歌行体抒情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具有强烈时代精神的当代诗歌《恩总理,你在哪里》和《青纱账--甘蔗林》,还有充满革命激情的外国散文诗《海燕》。本单元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阅读和欣赏诗歌的能力,能领略诗情画意,感受其意境美;反复吟诵,联想品味,既提高欣赏能力;也感受诗人抒发的强烈情感,从中受到思想教育。2、教材的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的确立根据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语言感受能力"、"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教材自身特点,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为:①引导学生欣赏词大气镑礴,旷达豪迈的意境,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②引导学生品味词的准确,精练的语言魅力,发展学生形象思维能力;③引导学生领会词赞美祖国壮丽河山和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主义的感情。前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