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养生保健知识.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春季养生保健知识.doc

春季养生保健知识.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春季养生保健知识春季养生精神调养:1、培养开朗的性格2、协调人际关系3、丰富日常生活4.、戒怒春季养生运动原则:钓鱼、赏花、慢跑、练气功、打太极拳等。室外空气中有丰富的负氧离子,是促进生物骨骼生长的好养料,对预防儿童佝偻病和中老年人的骨质疏松症都十分有益。2、散步:春季气候宜人,万物生发,更有助于健康。散步要不拘形式,因人而异,同时也应注意:找空气新鲜,环境安静之处;3、踏青出游经过寒冷冬季,人体器官功能下降。此时外出踏青赏景,既锻炼身体,又陶冶了精神。春季养生,家居绿化是一个重要方面。现代科学研究认为,绿色有益于人的健康长寿,我国民间也素有“树木花草栽庭院,空气新鲜人舒展”的说法。在阳台上种些花卉,摆上盆景,可美化环境,又对人体健康有好处。如阳台面积较大,可用花盆种植攀缘类植物,如牵牛花等。在室内,可栽种能净化空气的花,如吊兰、米兰、月季、文竹等。居室要经常开窗,保持空气新鲜、流通。春季养生饮食原则:1、养肝为先春气内应肝,肝有调畅情志、疏理气机的作用,可适当吃些温补阳气的食物,如:葱、姜、蒜、韭菜、芥末等。2、增甘少酸适当进补,平补肝肾健脾胃。肝属木,脾属土,肝旺则克脾土,春季肝胆之阳气升,宜食辛甘发散、清淡之品。如葱、姜、麦、豉、枣、桔、花生、瘦肉、蛋、牛奶、蜂蜜、新鲜蔬菜和水果等。酸性食物有收敛作用,可阻滞气机,不利于阳气升发。3、多吃蔬菜经过冬季之后,人们较普遍地会出现多种维生素、无机盐及微量元素摄取不足的情况,表现为多发口腔炎、口角炎、舌炎和某些皮肤病等。4、补充蛋白质春季饮食中还要多补充优质蛋白质,以增强抵抗力,如鸡蛋、鱼类、牛肉、鸡肉和豆制品等。春季养生着衣原则:严寒的冬季,各种保暖措施的完备,使人的耐寒能力下降。春暖花开,过早地顿减衣物,一旦寒气袭来,会使血管痉挛,血流阻力增大,影响机体功能,造成各种疾病,所以“春捂”习惯要保持,衣服宜渐减。“春捂”衣着:1、宜“下厚上薄”,“下厚”以利于春阳之气升发;“上薄”以防阳气升发太过。2、体质虚弱的人要特别注意背部保暖。3、春天万物复苏,应该早睡早起,披散头发,解开衣带,使形体舒缓,放宽步子,在庭院中漫步缓行,使精神愉快,身体健康。胸怀开畅,保持万物的生机。不要滥行杀伐,多施与,少敛夺,多奖励,少惩罚,这是适应春季的时令,保养生发之气的方法。春季治病特点1、春季多风风邪是春季疾病外感因素的主要因素,它可能引发各种传染性、流行性疾病,如感冒、白喉、猩红热、麻疹、流脑、水痘、扁桃体炎、肺炎等,所以春季要谨防流行病。2、天气变化无常春季是冬夏转换交替的季节,冷暖气流互相交争,时寒时暖,乍阴乍晴。气候的不稳定,使对气候敏感的人有诸多不适应,对此,敏感之人要注意起居调摄。3、肝火致病春气内应肝,阳气升发,肝气、肝火易随春气上升,而肝阳旺盛,易导致高血压、眩晕、肝炎等疾病。肝气旺盛也使得人的精神情绪随之高昂亢进,使原有精神分裂症、躁狂症等疾患的人易因天气的变化而出现激愤、骚动、暴怒、吵闹等状态。4、易致旧病复发春天,气候变暖,气血活动也随之加强,人体新陈代谢活跃起来。对此变化,健康的人能够很快适应,体弱多病者以及老人和孩子则易产生不适应症,使旧病复发或病情加重。春季防病1、防旧病复发季节的转换和气候的变化容易引起体弱老人某些旧病复发,如春季头晕、脑胀、目眩、耳鸣、精神疲倦等症;内热体质的人,春季易患目赤、咽喉痛;肝火偏旺的人,春季容易血压增高,心情烦躁,睡眠不足。这些患者应当在冬季就加强调理,保持体内阴阳平衡。2、防红眼病(结膜炎)红眼病是一种由细菌或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眼部疾患,易发于每年的春夏之际,且极易在学校、厂矿等集体单位暴发。红眼病流行的主要原因是接触传染,因此应养成讲卫生、爱清洁、勤洗手的良好习惯;切忌用手揉眼;在红眼病流行时,不要到游泳池游泳和到公共浴室洗澡。3、防流行性感冒勤洗手,少扎堆,加强锻炼增强抵抗力。4、防花粉过敏等过敏性疾病:远离过敏原;预防用药(如色甘酸钠吸入剂)。5、防春困春困不是病,是种正常的季节性变化时出现的生理现象。原因是,冬季皮肤血管收缩,春季天气变暖,血管、毛孔扩张,相对稳定的血流量供应皮肤的血流增加,供应脑的血液相对减少,从而造成春困。防治方法:睡眠、冷水脸、锻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