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学生培养数学能力的平台.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搭建学生培养数学能力的平台.doc

搭建学生培养数学能力的平台.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搭建学生培养数学能力的平台——浅谈应用题的教学为了参加2011年威海国际铁人三项(游泳,自行车,长跑)系列赛业余组的比赛,李明针对自行车和长跑项目进行专项训练.某次训练中,李明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为每分钟600米,跑步的平均速度为每分钟200米,自行车路段和长跑路段共5千米,用时15分钟.求自行车路段和长跑路段的长度数学来源于社会实践,又服务于社会实践,现实生活中大量的实际问题都可以用数学知识来解决。这种解决方式表现在数学教材中就是应用题。针对所给应用题,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一、阅读能力的培养前苏联著名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指出:“数学教学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因此在读题时要注意培养学生阅读理解、信息筛选的能力。读题时要抓住此题目的关键字、词、句、式,理清题中的已知量,初步了解题目中讲的是什么问题,给了哪些条件,要求的结果是什么?根据此题的特点也可列表直观表示各量,让学生一目了然。二、分析能力的培养在学生对题有了整体的认识后,还要细致的分析,找出所给的等量关系。在这里可以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用文字语言表述等量关系:骑车的路程+跑步的路程=5000米;骑车的时间+跑步的时间=15分钟,然后小组内交流各自的见解,重新审视此题。三、建模的能力的培养“把实际问题化成一个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这个过程称为数学建模”。此题的数学模型是方程(组),引导学生回顾基本量之间的关系后,让学生思考方程的定义,导出未知数的设法,然后根据等量关系让学生讨论思考怎样设未知数,怎样表示等量关系中的各个量。可能有设一个未知数的也有可能有设两个未知数的,只要学生设的合理即可。如:设李明骑自行车的时间为x分钟,则跑步的时间是(15-x)分钟,所列方程如下:600x+200(15-x)=5000。在建模的过程中,使学生善于给问题“卸装”,即在理解知识点的基础上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找出问题的原型,辨清问题的背景,揭示问题的本质,探索出一般规律,从而优化思维的过程。四、计算能力的培养。学生列出方程(组)之后,一定要充分利用学生解方程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可采取分组比赛的方式,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在解决此题的过程中如果列的是方程组,要注意学生解时适当说明方程组的解法。)五、培养学生“说数学”的能力“说数学”是改变学生传统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有效性的有效尝试。“说数学”可以让学生说此应用题是如何解决,为什么这样解决,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什么,这种方法是如何想到的,这其中蕴涵了什么样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等等,让知识转化成能力。也可以让学生说由此问题所引发的一些思考和新的想法,说实际解应用题中的设想、体会和遇到的困难,为老师改进教学方法提供依据。六、培养学生的再创造能力。让学生善于对问题进行“再包装”,即学习者积极主动地改变问题的题设与结论,能够举一反三等,促进知识的同化和迁移,产生新的发现,收到“做一个题,了解一类题”的效果,使其养成问题意识习惯。总之,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落实新的教学理念,不能忽视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尤其在应用题的教学过程中,更应当采用各种积极有效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为其终身学习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