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诚实守信出发.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KB 金币:18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从诚实守信出发.doc

从诚实守信出发.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8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从诚实守信出发,培养合格建设者阿城三中岳伟东我是岳伟东,今年38岁,自毕业以来一直在阿城三中任教,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我是三中的微机老师兼电教员。我以这份工作为荣,以学生的成长为乐。在教学过程中我得到了学生们、同事们的尊重和信任。这份尊重和信任,来源于我一直以“诚实守信”为立身之本,诚实劳动、言行一致、.实事求是、信守承诺。诚实劳动,坚持调查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的品质。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学校有24个班级,每个班级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每个学生的个性也不一样。为此,每次我要接新学生之前,都会从学校那里把各个班级学生名册拿到手,熟悉姓名,熟悉老师给他们的鉴定。有记不过来的时候,我就先记住几个典型的学生,再将各个班级典型的孩子归类,在教学的过程中,再看看每个学生的不同。正因为我的坚持,在教学过程中,我跟学生交流、沟通的时候没有了距离感。记得有一次,七班的李卓是典型的学困生,上课不认真,前后左右的乱说。我走过去问他:“你怎么不按照要求去学习?”他说:“我对这个不感性趣,学不会。”我说:“但是我知道你的象棋下的可厉害了,你周围大大小小的’棋圣’都败在你的手下。”他一听这话,兴趣来了,说:“老师,你怎么知道的?我没跟同学说过呀。”我告诉他,这是我从他爸爸那里知道的,而且还有你手下败将做证明。我又列举了他的一些优点。他当时佩服得不得了,连连点头,觉得我说的太对了。受到夸奖的他有了自信,认为自己一定能学好计算机技术。现在他正在大学里学习软件工程。没有调查研究,就不会有真实的第一手材料,我们跟学生沟通的过程就没有底气,就不能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问题,就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我的教学内容我也是多方查找资料,自己亲自操作、验证,传授知识时,不用“据说”、“可能会”等这样含糊其辞的语言,让学生体会科学知识的严谨。保持诚信,做学生成长路上的灯塔。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深知道教师的言行举止都深深地影响着学生。说到做到,是教师最起码的品格修养,一个能说到做到的老师,才能在学生面前树立威信,才能让学生感到“安全”。一个在学生面前坚持诚实守信的老师,才能发自内心地相信自己的学生,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展。我在布置学习任务时,我都会提出要求,有时会提出相应的奖惩方法。在检查学生任务完成情况时,我能说到做到,会按照学生实际完成的情况进行评价、奖惩(没有例外,人人平等)。尽管这样做会耗费我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我获得了学生信任、尊重,我布置的任务学生会认真完成。慢慢的,学生在我的课堂上呈现出“言必行,行必果”的风气。看到学生有这样的品德修养,我很欣慰。电脑容易出现故障,为了第二天能够兑现我上节课的承诺,为了让学生们不用猜想:微机课能上吗?我和我的同事经常加班,有时周六、周日也顾不上休息。学生不知道,能按时来到微机室上课,蕴含了我们多少心血。秉承诚信,体现阿城三中教师风貌。诚信,是我校的校风。作为三中的一份子,我深知我的责任重大,我要从点滴做起,从遵守学校的每项规章制度做起。我家住在新城,距离三中比较远,又没有公交车,可是我从不迟到早退,冬天的时候,往往天还没有完全亮我就得出发,晚上到家已是黑天。向领导汇报工作时从不“欺上”。为学校做资料片时,所用的都是第一手的材料,知道三中历史的老教师看后都感到亲切,仿佛回到了从前。例如,学校让我为三中建校五十周年制作宣传片,我校当时的实际情况是没有真正的视频编辑软件。但是为了能按时、保质地完成任务就积极想办法。我找到在支教期间常坐同一趟车通勤的朋友,他很爱好视频编辑,经常作婚礼录像编辑。我请他帮助我把电教室的计算机装上了专业的视频编辑软件——影音制片家。接下来又开始对历史照片资料进行整理,根据张天波老师撰写的宣传片稿的内容,到白城、到朝中、在我校校园、各馆室、办公室、班级等各处进行宣传片所需镜头的录制,然后采集到电脑之中,接下来就开始核实这些资料,找来了三中的校史,找老教师进行核对,去掉了一些我认为精彩的,却是浮夸的内容。最后才进行了声音、视频镜头的编辑,经过多个部门的审查后,刻录成光盘。录像播出后,大家都认为,作品制作精良,内容实在。他们满意了,就是对我认真求实、对我辛勤付出的高度评价,我内心充满幸福。我在学校领导、熟悉我的其他学校眼里,我是个“说老实话、办老实事”的教师。维护诚信,让教师不断发展。教师的工作繁忙,工作压力大,有时要交论文、课件时,不免有些“偷懒”现象——直接下载,改“头”换成自己的作品。他们作品会经常让我看看,让我帮助修改。我会认真地解读,跟他们商量修改的地方,让他们多加自己独特的见解。这样,老师们会情不自禁地分析,挖掘自己的潜力。在这个创作的过程中,教师们的专业素质无形中得到了提升。我经常听到这样的反馈:岳老师,幸亏那次你让我认真制作课件,把自己的东西都加进去,至今我还深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