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麦铬与盐、铝的互作和减轻铬毒害的化学途径研究的任务书.docx
上传人:快乐****蜜蜂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0KB 金币: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大麦铬与盐、铝的互作和减轻铬毒害的化学途径研究的任务书.docx

大麦铬与盐、铝的互作和减轻铬毒害的化学途径研究的任务书.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大麦铬与盐、铝的互作和减轻铬毒害的化学途径研究的任务书任务书题目:大麦铬与盐、铝的互作和减轻铬毒害的化学途径研究任务背景:大麦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其主要的栽培区域位于我国的东北地区。但是由于长期的人为污染和自然环境的变化,大麦种植面临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其中重金属污染(如铬)尤为严重。铬对大麦的生长发育及品质产量均有影响,因此需要研究大麦铬与盐、铝的互作及减轻铬毒害的化学途径,指导大麦的种植和治理污染问题。研究目的:通过对大麦铬与盐、铝的互作进行研究,分析它们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积累和影响大麦生长发育的机制,同时探究减轻铬毒害的化学途径。研究内容:1.大麦铬与盐、铝的互作及其影响(1)铬、盐、铝对大麦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互作机制;(2)不同生长期大麦对铬、盐、铝的吸收与积累机制;(3)不同生长期大麦对铬、盐、铝的应答机制。2.减轻铬毒害的化学途径研究(1)铬在土壤系统中的形态及转化;(2)基于盐、铝对大麦生长发育的影响和大麦对铬的吸收与积累机制,探究减轻铬毒害的化学途径,包括加入化学剂,改变土壤性质等。3.大麦铬吸收和蓄积机制研究(1)大麦根和叶对铬的吸收规律及蓄积机制;(2)大麦稻谷对铬的蓄积机制研究;(3)探究减轻大麦吸收和蓄积铬的机制,优化大麦的种植管理方式。4.研究方法(1)野外实验:选取污染严重的大麦种植区,对不同处理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测试;(2)室内试验:通过控制大麦吸收植株与土壤中元素浓度来研究大麦铬吸收与蓄积机制;(3)分析技术:采用原子吸收光谱等化学分析方法和激光诱导荧光光谱法等光谱技术手段对大麦和土壤做定量分析和表征。5.研究意义(1)加深了解大麦铬与盐、铝的互作及减轻铬毒害的化学途径,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提供研究基础。(2)揭示了大麦在铬污染环境下的生长适应机制,为制定大麦种植与管理方案提供依据。(3)为农作物抗铬塑性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参考文献:1.贾秋霞,徐健民,郑鑫岩.大麦耐盐能力及盐对光合作用影响的研究[J].生态学杂志,2006(1):30-38.2.朱秀华,李业松,崔秋山.土壤中铬的形态及其影响因素[J].生态学杂志,2017(5):1096-1103.3.徐卫华,肖海燕,余恩一.酸性土壤中铝的形态及其影响因素[J].植物生理学报,2003(1):101-107.4.张丽君,刘玉洁,罗阳,等.铬在土壤中植物有效性和化学形态的研究进展[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7(3):237-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