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育中心理效应读后感教育中心理效应读后感近段我阅读了《教育中心理效应》一书。实际上,在读《教育中心理效应》之前,我对那些枯燥、抽象心理定律经常望而生畏,所以很不喜欢心理学。不过读完了此书以后,反倒以为心理学中现象饶有兴趣。这本书是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儒德所着,他用浅白语言、生动故事、有趣试验以及鲜活案例来介绍、演绎那些严厉、科学心理学规律、效应和法则,书中精心挑选了64条心理学规律和效应,分为教学、教育和管理三个部分。阅读此书,激活了我本身知识经验,激发了我探究兴趣,一个一个故事看下来,一个一个效应读下来,感觉自己在学习心理学知识同时,顿时豁然开朗了许多,受到了智慧启迪,心灵震撼。书中给我印象最深是“超限效应”。它是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发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心理现象。在我们日常教育中经常出现类似现象。如:老师上课拖堂、用一样方式重复传授同一内容、放课时学生都准备收拾书包了老师还在不停地布置作业、对学生犯下错误一次两次地批评教育……这么做其结果却是学生对于学习兴趣降低了,学习效率降低了,而学生对于老师重复批评教育不但没有反省和改过,反而出现了逆反心理。作为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都要注意防止“超限效应”。教学中应该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而不是一味地填塞。教育学生时也要尽可能防止超限效应在批评中出现。当学生犯了一次错,只能批评一次。千万不要对同一学生同一件错事,重复一样批评。假如一定要再次批评,也千万不要重复一样方面、一样角度、一样批评语句,应该换个角度进行批评,这么学生就不会以为一样错误一再被“穷追不舍”,厌烦心理、反抗心理就会随之减低。中国绘画考究“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疏可走马”指就是“布白”。而教育也应该考究“布白”艺术,注意“度”,让学生自己去思索、去反省。就如我们成语“过犹不及”、“适可而止”、“物极必反”,其实正是“超限效应”最好诠释。书中还有很多效应给我实际工作带来了不少启示。如“晕轮现象”告诉我们:要实事求是、全方面地掌握学生信息,切忌一叶障目、以偏概全;“霍桑效应”告诉我们:当一个人感受到正在受到关注,从而真正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之中后,他会表现出较高效率;“马太效应”在提醒我们绝不能让“好生好对待,差生差对待”现象在我们身边发生……阅读此书,我明白了想做好教育工作仅凭自己一腔热情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更多科学、理性方法。而这本书就是从理性层面上确保我们教育行为充满智慧。我将经常“温故而知新”,利专心理学知识使自己在教育教学中更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