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和鹿》优秀教学案例.docx
上传人:小宏****aa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狼和鹿》优秀教学案例.docx

《狼和鹿》优秀教学案例.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狼和鹿》优秀教学案例《狼和鹿》优秀教学案例文本解读《狼和鹿》是苏教版三下一篇关于生态平衡的阅读文章。文章通过讲述凯巴伯森林的居民为了保护鹿群,大量捕杀狼与其他的一些鹿的天敌,结果事与愿违,鹿大量病死,森林也被严重破坏的故事,用来告诫人们:要认识到自然界各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不能随意破坏生态平衡,否则将会产生无法想象的后果。课文层次清楚,自然科学知识渗透在生动的故事之中,有利于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认知活动。而且,文章所叙述的故事真实,说服力强,通过形象的描述、具体的数据,向读者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文章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在与文本语言的亲密接触中读懂故事内容,明白故事所蕴含的道理;文章的教学难点是“狼为什么是鹿和森林的功臣”,以及初步认识生态平衡的重要性。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课件图片,展开想象来理解词语,领会课文内容3.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懂得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破坏生态平衡将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增强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悟出保持生态平衡的道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8课,(学生齐读课题)在我们印象中,(课件出示狼和鹿的图像)狼——,鹿——(指名回答)从你们回答的语气中,老师听出了大家喜欢鹿,讨厌狼。可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看到课文最后一节用了两个和我们想法完全不同的两个词来评价狼和鹿。设计意图:文章的题目一直都有着“眼睛”“灵魂”之说,它既可以是文章的中心,也可以点明主要人物或事件,或者说明的道理。这里通过直观形象的图像导入课题,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说说想法,意在帮助学生把握阅读的重点,同时让学生的认知与文本内容发生对撞,使学生产生阅读的兴趣,主动解惑的欲望。同时渗透作文立题的方法。2、课件出示:①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们捕杀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②而人们特意要保护的鹿,一旦在森林中过多地繁殖,倒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学生自由读)谁来说说是那两个词?指名回答,相机板书。边板书边说:为什么说凶残的狼是“功臣”,美丽的鹿是“祸首”?告诉大家,当地居民以前的想法和我们一样,不仅讨厌狼,而且还恨透了它,不信,读读课文1、2节,你就能找到原因。二、精读课文一)1、轻声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找到有关的句子用直线画下来,再读一读。2、指名回答原来是因为狼对鹿下毒手。狼会怎样暗算鹿哪?——吃草时,狼会-----;游戏时,狼会——;喝水时,狼会——因此当地居民恨透了狼,所以认为狼是“祸首”。提问:还有其他原因吗?好好读读第一节的1、2两句。看,这时的森林(出示图):森林的环境如何?小鹿又如何?指名看图说话。树木、小草、野花——小鹿,有的——有的——有的——,还有谁?——多么祥和,多么美丽的'景色呀!课文怎样说的,朗读1、2句。你能通过朗读把这美丽的景色表现出来吗?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设计了说话练习,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表达能力。通过想象森林的美丽景色,动物之间的和谐生活,突出凯巴伯森林之前的平衡之美,与下面产生的后果进行强烈的对比,容易引起学生展开思考。过渡:这种祥和美丽的情景被这贪婪凶残的狼给破坏了,人们又怎们不恨透了它?二)过渡:“恨透了”到底恨的怎样呢?换个词说一说。指名回答,根据回答,小结:当地居民恨不得全杀死它们,他们于是拿枪的拿枪,拿刀的拿刀,给狼布下了天罗地网,就这样,狼一只一只的倒了下去,看巴博森林的枪声响了25年,狼和其他一些鹿的天敌总共被杀掉6000多只。(强调25、6000)三)感悟森林和鹿的前后变化过渡:狼可以说被赶尽杀绝了,请同学们朗读课文第一、三两节,看看狼被捕杀前后森林和鹿群发生了什么变化。请你用“——”画出鹿的变化,用“﹏”画出森林的变化。1、我们先来看看美丽的凯巴伯森林有什么变化。学生回答,出示句子。“一百多年前,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生机勃勃。”“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分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