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中药学》考点.docx
上传人:是你****深呀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执业药师《中药学》考点.docx

执业药师《中药学》考点.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执业药师《中药学》考点2017年执业药师《中药学》必备考点导语:2017年执业药师考试时间10月14日、15日。新一轮的备考之战又开始!下面百分网小编带着大家一起来看看中药学的考试知识点吧。考点一:中药的性能1、四气确定依据是依据药物作用于人体后的反应总结而成。凡是能治热证的药物,多属寒凉或凉性;能治寒证的药物,多属热性或温性。如黄连可以清热泻火,便属寒性;干姜可温中散寒,则属热性。2、五味确定依据一是药物的真实滋味;二是药物的功能。3、升浮与沉降药物确定依据(一)药物的质地轻重(二)药物的气味厚薄(三)药物的性味(四)药物的效用4、归经确定依据(一)药物特性(二)药物疗效5、各种味道药物功效辛,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活血作用。甘,能补、能缓、能和。有补虚、和中、缓急、调和药性等作用。酸,能收、能涩。有收敛固涩作用。苦,能泄、能燥、能坚。咸,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泻下通便作用。涩,能收、能敛。同酸味一样有收敛固涩作用。淡,能渗、能利。有渗湿利水作用。考点二:中药的配伍1、单行即应用单味药就能发挥预期治疗效果,不需其他药辅助。如独参汤,单用人参一味补气固脱等。2、相须即性能相类似的药物合用,可增强原有疗效。如石膏配知母可增强清热泻火效果等。3、相使即性能功效有某种共性的两药同用,一药为主,一药为辅,辅药能增强主药的'疗效。茯苓能增强黄芪的补气利水效果。4、相畏即一种药物的毒烈之性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如生半夏的毒性能被生姜减轻或消除,故云半夏畏生姜。5、相杀: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烈之性。如生姜能减轻或消除生半夏的毒性,故云生姜杀半夏。6、相恶即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如人参恶莱菔子,因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7、相反即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害反应。如乌头反半夏、甘草反甘遂等。8、详解在药物七情中,单行既不增效或减毒,也不增毒或减效,临床可据情酌选;相须、相使表示增效,临床用药要充分利用;相畏、相杀表示减毒,应用毒烈药时需考虑选用;相恶表示减效,用药时应加以注意;相反表示增毒,原则上应绝对禁止。考点三:方剂与治法1、常用的治法(一)汗法:是通过发汗解表、宣肺散邪的方法,使在肌表的外感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种治法。(二)吐法:是通过涌吐,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等部位的痰涎、宿食或毒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种治法。(三)下法:是通过荡涤肠胃,泻出肠中积滞,或积水、虾血,使停留于肠胃的宿食、燥屎、冷积、瘀血、结痰、停水等从下窍而出,以祛邪除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四)和法:通过和解或调和的作用以达到祛除病邪目的的一种治法。(五)温法:是通过温中、祛寒、回阳、通络等作用,使寒邪去,阳气复,经络通,血脉和,适用于脏腑经络因寒邪为病的一种治法。(六)清法:是通过清热泻火,以清除火热之邪,适用于里热证的一种治法。(七)消法:通过消食导滞和消坚散结作用,对气、血、痰、食、水、虫等积聚而成的有形之结,使之渐消缓散的一种治法。(八)补法:通过滋养、补益人体气血阴阳,适用于某一脏腑或几个脏腑,或气、血、阴、阳之一,或全部虚弱的一种治疗方法。2、组方原则(一)君药(二)臣药(三)佐药(四)使药3、组成变化(一)药味加减变化(二)药量加减变化(三)剂型更换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