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考点精编.docx
上传人:是你****辉呀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考点精编.docx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考点_1.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考点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考点导读:关于中药学专业知识,我们应该要掌握哪一些知识点呢?下面是应届毕业生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考点,想了解更多相关资讯请继续关注考试网!中药药剂膏药医学原理膏药经皮肤发挥作用贴膏药疗法是中医临床常用的外治方法之一,它遵循中医辨证论治及中药的功效、主治与归经的原则,充分调动药物互相协调为用的效能,组成多味药物的复方,以发挥药物的良好效果。由于膏药直接敷贴于体表,而制作膏剂的药物大多气味较浓,再加入辛香走窜极强的引经药物,通过渗透入皮肤,内传经络、脏腑,起到调气血、通经络、散寒湿,消肿痛等作用。据现代药理研究,黑膏药在吸收、疗效方面优于橡胶膏。但由于黑膏药的制作工艺较为复杂,没有统一标准,不易进行质量控制,导致黑膏药的质量参差齐。因黑膏药的制作费时费力,中医医院多开展中药外敷,即用中草药粉碎后调入蜂蜜、凡士林等基质呈软膏状外敷后以棉纸、绷带固定,每24小时换药次,使用成本较高。黑膏药每贴可使用3—15天,揭下后可再次贴敷,不影响疗效,因此费用较低。水是常用的赋形剂水是泛丸中应用最广,最主要的赋形剂。水本身虽无粘性,但能润湿溶解药物中的粘液质、糖、淀粉、胶质等,润湿后产生粘性,即可泛制成丸。为了保证成品的质量,减少微生物的污染,应选用新煮沸放冷的水或蒸馏水。处方中有强心甙类的药物,如洋地黄等,不宜用水作润湿剂,因为水能使原药粉中的酶逐渐分解强心甙。处方中含有引湿性或可溶性成分以及毒、剧药等,应先溶解或混匀于少量水中,以利分散。再与其他药物混匀泛丸,凡临床治疗上对赋形剂无特殊要求的,药物遇水不变质者,皆可用水泛丸,泛成后应立即干燥。水丸对药粉要求药材本身的粉碎细度,对水泛丸的质量极关重要,一般水泛丸的药粉应过100~120目筛,用细粉泛丸,泛出的丸粒表面细腻光滑圆整。如药材粉碎较粗,则所泛成的丸粒表面粗糙有花斑和纤维毛,且不易成型。在起模用药粉或盖面包衣用的药粉,更应按处方内的药物性质选择,粉碎成120~140目筛的细粉。因为一个处方往往由植物、动物、矿物、人工合成的'药物所组成,其质地有松、脆、粘、滑等之差,性质亦各异。如党参、白术、良姜、香附、甘草、南星、白芷、山药等,含有蛋白质、糖类、淀粉较多,其细粉吸水性好,以水为粘合剂则易成型。处方药材含矿石类如磁石、朱砂、自然铜、雄黄……等。炭性药材如艾叶炭、棕炭、百草霜或纤维性药材如益母草、豨莶草等含量过多时,则应选用粘性粘合剂。油润的籽实类或核仁类药材,一般粉碎粗糙,掺入其他药材细粉尚不妨泛丸。但籽实核仁类药材较多时则很难成型。粘性大的药材,含多量糖分,粘液质、树脂、胶质。如二冬、二地、天麻、黄柏、白芨、枸杞子、五味子、乳香、没药、儿茶、血竭、白胶香、苏合油、枣泥、黄精、大黄、芦荟等药材,若在处方中此类药材的量大多,粉碎、起模泛丸时均应特殊处理,以免产生粘结、不易成型,影响水泛丸的质量。中药炮制临床中药炮制学的含义中药炮制学是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质量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一门学科。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辩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中药炮制学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是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炮制学科的古老体现在其起源发展的历史悠久,它是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用药经验的总结和理论升华。炮制学科的年轻体现在其重要任务是用现代科学的方法来探讨其深奥的理论内涵、挖掘其丰富用药经验。榉树皮炮制《雷公炮炙论》:凡使(榉树皮),斧剥下,去上粗皮,细锉,蒸,从巳至未出,焙干用。【性味】①《别录》:大寒。②《日华子本草》:味苦,无毒。【功能主治】清热,利水。治时行头痛,热毒下痢,水肿。①《别录》:主时行头痛,热结在肠胃。②陶弘景:夏日作饮,去热。③《唐本草》:煮汁,疗水及断下利。④《日华子本草》:下水气,止热痢,安胎,主妊娠腹痛。山榉树皮,治热毒风,熁肿毒。【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外用:煎水洗。红鬼笔炮制【生境分布】夏秋两季雨后,产生在竹林内地上、田野及草丛中。分布于辽宁、河北、山西、内蒙古、江苏、浙江、福建、河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炮制】采摘后用水冲洗掉菌盖表面粘臭的孢体,晒干后备用。【功能主治】散毒,消肿,生肌。外用治疮疽。【用法用量】焙干或晒干后研末和麻油调成膏涂抹,或干末直接涂抹。【注意】此菌有毒,不可内服。【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药鉴定九头草性状鉴别【性状】性状鉴别根圆锥形,长约10cm,有的可达32cm,直径约1cm,有侧根。根头留有茎基。表面灰黄色或灰褐色,具细纵皱纹。质坚硬,气微,味淡。地上部分全草长30-50cm.茎多分枝,圆柱形,直径2-3mm,表面淡绿色或黄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