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农民工传染病知识水平影响因素调查了解东莞市东城区农民工传染病知识了解程度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对农民工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格林模式设计传染病知识问卷调查表,以东城区的15个工厂为代表,采用系统抽样、现场调查暂住半年以上的农民工1500人。利用Epidata软件录入数据,应用SAS9.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回收合格问卷调查表1473份,合格率98.2%。不同年龄段对传染病知识知晓人数和知晓率分别为:<20岁为102人和77.9%;20~25岁为448人和81%;25~30岁为285人和85.3%;>30岁为404人和88.8%,不同年龄农民工传染病知识掌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文化程度者对传染病知识知晓人数和知晓率分别为:小学及以下为81人和76.4%;初中为551人和84.4%;高中与中专为500人和83.3%;大专及以上107人和93.9%,不同文化农民工传染病知识掌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农民工传染病知识平均知晓率和平均积分为84.4%和7.115±1.618分。结论东莞市东城区农民工传染病知识受年龄和文化程度等因素影响。东莞是一个经济比较发达的制造业名城,外来人口远远超过本地人口,据不完全统计:东莞外来人口近千万,主要是外来务工的农民工。农民工生活高度集中,相互接触频繁,是传染病蔓延、流行和暴发的易感人群。为了解农民工对传染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干预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2008-12/2009-4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上桥门诊对东莞市东城区的农民工进行传染病知识问卷调查,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调查对象为东莞市户籍以外,在东莞市暂住半年以上的外来农民工。1.2方法和内容采用系统抽样法,在东城区内随机抽取5个管理区,再从每个管理区已注册登记的工厂中随机抽取3家工厂,利用每家工厂的员工花名册,由厂方人事干部遴选出暂住半年以上的农民工500人,按进厂时间先后将其编号为1~500等,则3、6、13、16、23、26……493、496为所抽取的观察对象,即每家工厂组成100名调查对象,共计1500人的样本。应用格林(Lawrence.W.Green)模式[1]PRECEDE部分来进行问卷调查表的设计。影响因素以农民工的社会人口学特征为主要内容,具体为:性别、年龄、婚姻、籍贯、文化程度、工作岗位、兄弟姐妹总人数、父亲文化程度、母亲文化程度、来莞时间、在莞家属人数等。传染病知识问答题根据农民工的基本特征设计主要包括传染性肝炎,性传播性疾病及肺结核等相关知识题10道,其中以乙型肝炎及艾滋病知识为主要内容,均与农民工密切相关的,通俗易懂的简单问答题。由课题组经过培训的医务人员在厂方的配合和组织下,按统一标准,统一方式对上述目标人群进行会议式的问卷调查。1.3统计分析参照国内有关健康知识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的因变量赋值方法[2]进行分析,知识积分为答对1道题计1分,总分为10分。知晓率=(答对该题的人数/所有回答该题的人数)×100%。多因素分析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因变量为二分变量,总分<6分的定义为0,≥6分的定义为1,知晓率<60%为0,知晓率≥60%为1。性别、年龄、婚姻、籍贯、文化程度、工作岗位、兄弟姐妹总人数、父亲文化、母亲文化、来莞时间、在莞家属人数等为自变量。显著性检验用方差分析和卡方检验,所有分析显著性水平α=0.05。用SAS9.0统计软件录入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根据OR值来判断各个自变量的影响程度。2结果2.1一般情况共调查1500人,有效回收部卷1473份,有效回收率为98.2%。有效被调查对象中,平均年龄23.07±4.65岁,最小16岁,最大62岁。其中男性678人(占46%)、女性795人(占54%),文化程度以初、高中为主,共占85%。工作岗位以普工为主。.不同年龄段对传染病知识知晓人数和知晓率分别为:<20岁为102人和77.9%;20~25岁为448人和81%;25~30岁为285人和85.3%;>30岁为404人和88.8%。不同文化程度者对传染病知识知晓人数和知晓率分别为:小学及以下为81人和76.4%;初中为551人和84.4%;高中与中专为500人和83.3%;大专及以上107人和93.9%。2.2多因素Logistic四归分析经统计分析发现东莞市东城区农民工传染病知识知晓率和平均积分较高,分别为84.4%和7.115±1.618。其中年龄和文化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婚姻状态、户籍、职业、兄弟姐妹人数、父亲文化、母亲文化、在莞时及在莞家属人数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3讨论卫生部推出的新医改方案,要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