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产业内贸易理论一、产业内贸易的概念1.概念(Intra-industryTrade):一国同时出口和进口同类型的产品。《国际贸易标准分类》中,将产品分为类、章、组、分组和基本项目五个层次,每个层次中用数字编码来表示,产业内贸易的产品指的是至少前三个层次分类编码相同的产品。2.产业内贸易与产业间贸易(Inter-industryTrade)的对比贸易基础二、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假设前提从静态出发分析分析不完全竞争市场经济中具有规模经济效应考虑需求情况3.产业内贸易的特点人均收入水平较高的国家间产业内贸易比重较高,而人均收入水平较低的国家间主要表现为产业间贸易。产业内贸易的产品具有多样化,且交易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内贸易的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在消费上能够相互替代,在生产中需要相近或相似的生产要素投入。对一国而言,产业内贸易要受该国技术水平、资本及人力资本密集度的影响。产业内贸易一般发生在实现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的产业、产品差异及消费者偏好不同的产业。4.产业内贸易的一般规律(1)从要素禀赋角度看,如果两个国家的生产要素禀赋差异越小,其产业内贸易比重就比较大。因为从生产或供给角度上,产业内贸易取决于向消费者提供产品的异质性,取决于该产品生产的技术进步水平,主要是由于异质产品可能以相同的技术被制造出来,也可能含有完全相同的物质成份。可见,产业内贸易常常并不取决于生产要素的内容,并不像前面的生产要素禀赋贸易理论那样强调生产要素禀赋差异。(2)从需求角度看,如果两个国家中的人均收入较高,并且两国的人均收入差别较小,则两国间的产业内贸易比重较大。因为相对于高收入阶层而言,低收入阶层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具有简单化和标准化的特点,对产品品质不会有特殊的要求。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消费者的需求会变得追求多样化和个性化,从而表现出对异质产品旺盛的需求;另一方面,收入水平决定消费结构,两国人均收入差异不显著,会导致两国间的需求结构有很大的相似性。相似的需求结构和追求差异化的个性产品,必然使两国间产业内贸易内容广泛,比重较大。(3)从区位角度看,两国地缘关系越近,则产业内贸易的可能性越大。两国较近的地缘关系、相似的生产特征和相似的消费习惯,加之运输成本低廉和便于开展边境贸易等这些有利于两国产业内贸易开展的因素,从而,使它们的产业内贸易比重相对较大。(4)从产业或产品角度看,产业内贸易的规律是,具有异质产品产业的产业内贸易比重会大于具有同质产品的产业;具有先进技术和工艺革新较高产业的产业内贸易比重高于具有简单和技术相对停滞的产业;在存在大量中间产品产业的产业内贸易比重会大于中间产品较少的产业。四、产业内贸易发生的解释(一)规模经济说1.20世纪70年代,格雷和戴维斯等人的实证研究。2.产业内贸易主要发生在要素禀赋相似的国家,产生的原因是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之间的相互作用。规模经济为产业内贸易提供了基础。3.规模经济的分类(1)内部规模经济:个别厂商在生产上的规模经济,企业的单位产品成本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而下降,企业收益增加。●内部规模经济的实现依赖于一个产业或行业内的厂商自身规模的扩大和产出的增加。●内部规模经济使得大厂商比小厂商更有成本优势,随着少数大厂商逐渐垄断了整个市场,不完全竞争取代完全竞争成为市场的基本特征。(2)外部规模经济:由于行业的生产规模扩大而给行业内企业带来的产量的增加和效益的提高,其原因是企业可以获得更方便的外部条件,如交通设施、信息、资金、人才等。●外部规模经济则指的是单位产品成本取决于行业规模而非单个厂商的规模。●典型的外部经济行业通常存在很多小企业,市场结构是完全竞争的。●外部规模经济产生的原因:专业化供应商;劳动力市场共享;知识外溢4.规模报酬(1)规模报酬递增(increasingreturntoscale):是指产出的按比例增长大于投入的按比例增长。(2)规模报酬不变(constantreturntoscale):是指产出的按比例增长大于投入的按比例增长。(3)规模报酬递减(decreasingreturntoscale):是指产出的按比例增长大于投入的按比例增长。规模报酬(ReturnstoScale)5.规模经济与规模报酬,内在经济与外在经济规模经济描述的是企业生产规模与企业长期平均生产成本的关系,规模报酬(returntoscale)描述的是企业生产规模与企业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关于规模经济与规模报酬▲规模经济(EconomicsofScale):所有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一定按相同比例)增加后,总产量的增长幅度与总成本增长幅度之比较。▲规模报酬(ReturntoScale):所有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按相同比例增加后,总产量的增长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