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金属腐蚀(jīnshǔfǔshí)的基本原理第一节金属(jīnshǔ)电化学腐蚀的电化学反应过程1电化学反应式(2)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的电化学腐蚀反应(fǎnyìng)Zn+2HCl→ZnCl2+H2↑Zn+2H++2Cl-→Zn2++2Cl-+H2↑Zn+2H+→Zn2++H2↑氧化反应(fǎnyìng)(阳极反应(fǎnyìng))Zn→Zn2++2e还原反应(fǎnyìng)(阴极反应(fǎnyìng))2H++2e→H2↑金属电化学腐蚀反应(fǎnyìng)式由至少一个阳极反应(fǎnyìng)和一个阴极反应(fǎnyìng)构成的电化学反应(fǎnyìng)。2实质电化学腐蚀与化学腐蚀的主要区别之一:电化学腐蚀的过程中的阳极反应和阴极反应式同时发生的,但不在同一地点进行。电化学腐蚀过程中的任意一个反应停止(tíngzhǐ)了,另一个反应(或是整个反应)也停止(tíngzhǐ)。(1)电化学腐蚀过程中的阳极反应,总是金属被氧化成金属离子(lízǐ)并放出电子:M→Mn++ne式中M—被腐蚀的金属;Mn+—被腐蚀金属的离子(lízǐ);n—金属放出的自由电子数。(2)电化学腐蚀过程中的阴极反应,总是由溶液中能够接受电子的物质(称为去极剂或氧化剂)吸收从阳极(yángjí)流来的电子:D+ne→[D.ne]式中D—去极剂或氧化剂;[D.ne]—去极剂接受电子后生成的物质;n—去极剂吸收的电子数。常见的去极剂(1)氢离子2H++2e→H2↑——析氢反应(2)溶解在溶液中的氧中性或碱性溶液中O2+2H2O+4e→4OH-酸性溶液中O2+4H++4e→2H2O——吸氧反应(好氧反应)(3)氧化性的金属(jīnshǔ)离子产生于局部区域,少见,可引起严重局部腐蚀。①金属离子直接还原为金属—沉淀反应Zn+Cu2+→Zn2++Cu↓阴极反应Cu2++2e→Cu↓②还原为较低价态的金属离子Zn+2Fe3+→Zn2++2Fe2+阴极反应Fe3++e→Fe2+所有电化学腐蚀反应都是一个(yīɡè)或几个阳极反应和一个(yīɡè)或几个阴极反应的综合反应。在实际腐蚀过程中,往往会发生一种以上的阳极反应和一种以上的阴极反应。2Fe+O2+2H2O→2Fe2++4OH-2Fe→2Fe2++4e(阳极(yángjí)反应)+O2+2H2O+4e→4OH-(阴极反应)第二节金属(jīnshǔ)电化学腐蚀倾向的判断E=ΔG/nFE—电极电位,V;n—参与反应(fǎnyìng)的电子数;F—法拉第常数,26.8A·h/mol≈96500C/molΔG与E成正比,即ΔG越小,E也越低,反之亦然。(1)电极金属与电解质溶液构成的体系(2)电位将单位正电荷由无穷远处(yuǎnchǔ)移至该点,因反抗电场力所做的电功为该点的电位。(3)电极电位电极系统中金属与溶液之间的电位差E=E金属-E溶液(4)电极电位的形成(xíngchéng)—双电层结构金属侵入溶液中,在金属和溶液界面可能发生带电粒子的转移,电荷从一相通过界面进入另一相内,结果在两相中都会出现剩余电荷,并或多或少地集中在界面两侧,形成(xíngchéng)一边带正电一边带负电的“双电层”。金属材料在电解质溶液(róngyè)中形成双电层3平衡电极电位与能斯特(Nernst)方程式(1)平衡电极与平衡电极电位Mn++ne[Mn+.ne]溶液中的金属晶格中金属离子的金属离子当电极过程达到平衡时,金属和溶液界面建立一个稳定的双电层,即不随时间变化(biànhuà)的电极电位,称为金属的平衡电极电位Ee,也称可逆电位;宏观上平衡电极电位是一个没有净反应的电极,反应速度为零。(2)标准电极与标准电极电位如果上述平衡时建立在标准状态—纯金属、纯气体(气体分压为1.01325×105Pa),298K,浓度(nóngdù)为单位活度(1mol/L),则该电极为标准电极,该标准电极的电位为标准电极电位(E0)。(3)参比电极标准氢电极作为标准参比电极。标准氢电极是氢离子浓度(nóngdù)为1mol·L-1氢气的压力为101.325kPa的电极。任何温度下标准氢电极的电极电位为零。标准(biāozhǔn)氢电极(SHE)(E=0.00V)饱和(bǎohé)KCl甘汞参比电极(E=0.24V)(4)电极电位测量装置与标准电极电位表a电极电位测量装置欲测定某电极的电位,可将该电极与标准氢电极组成原电池,用高阻抗(zǔkàng)的电位差计测出该电池的电动势,即可求得该金属电极的电极电位。b标准电极电位(diànwèi)表(电动顺序表,电动序)能斯特方程反映了:电池的电动势受温度、电池中的反应物和产物的活度或压强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