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鹳雀楼教案(必看)最新整理.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2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登鹳雀楼教案(必看)最新整理.docx

登鹳雀楼教案(必看)最新整理.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登鹳雀楼教案登鹳雀楼教案模板汇总10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登鹳雀楼教案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登鹳雀楼教案篇1教学目标:1.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认字,巩固看拼音识字的能力。2.读诗体会这首古诗的节奏和韵味美,理解古诗的意思并会背诵。3.认识本课的八个生字,学会笔画竖折,并学写山、日。学习重点:1.能借助拼音认字读古诗。2.正确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学习新笔画。学写生字。培养学生的阅读和识字能力。教学难点:体会古诗的节奏感和音韵美。教学准备:录音带、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地方旅游,这个地方叫鹳雀楼,看,我们到了。播放鹳雀楼的录像。2.看课文中的图,说说景象如何?3.有一个古人他到了鹳雀楼这个地方,还写了一首诗,我们听听吧!做好指读姿势。播放配乐朗读《登鹳雀楼》4.你们想读这首诗吗?请你准备好,小声地方跟着老师读一读。学生活动:学生手指书边读诗边认字。5.自己再读一读,在不认识的字上点上点。6.这次咱们指着书大声地跟着老师读,注意点点字的读音。二、理解古诗意思1.我说一句话,你说一句诗中的话,咱们试试。师:太阳靠着远山落下去了。生:白日依山尽。师:黄河之水向大海奔去。生:黄河入海流。师:要想看得更远,就要登上更高的地方。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2.你们真棒,将来也能成为一个小诗人,下面我们再来看看诗中的景象(播放录像)太阳下山,江水滚滚,奔腾而去。3.见到美景,你再来读诗,读出你的高兴与喜悦吧!学生活动:学生们做好指读姿势,配上音乐全班齐读诗歌。4.我们看着黑板上的诗,听着音乐,配上手上的动作,现来读读。板书:登鹳雀楼5.谁愿意读读这首诗,其他同学做好指读姿势。指名读2到3人。三、读文后识字过渡句:古诗大家都会读了,这些字你认识吗?(字词课件)1.文中白日依山尽变红,指名读。2.黄河入变红,指名读、抢读。3.千里目变红,小老师带读。师:这些变红的字词,回去了,你还认识吗?点击变红的字词,回到诗中,边点击生边读。4.出示词卡:有些生字要搬家,跑到了我手上,你还认识吗?(生字卡)黄、入、海、流、千、更、层、楼、5.生字宝宝见到你们这么聪明又跑回诗里了。看书,做好指读姿势,我们再来读诗。看看还认识他们吗?6.这么美的诗你们能背下来吗?孩子们试着自己背一背。给一定时间自背后指名背。2到3人背。四、指导书写1.过渡语:太阳西下的景色多美呀!诗句里的字会写就更好了。2.学习新笔画:竖折板书:竖折3.看哪个字用上竖折了?山4.观察山字的结构,两笔与竖折的关系。带着学生在田字格中写山。5.在田字格中临写日。观察日的结构、笔顺、感知日的笔顺。总结:先里头后封口或先内再外。6.自己喜欢写哪个字就写哪个字。五、作业将今天学习的古诗背给家人听。登鹳雀楼教案篇2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字只识不写。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1.谈话。小朋友已经学过不少古诗,谁能背给大家听听?今天我们又要学习一首古诗。2.板书课题:17登鹳雀楼指名拼读“登”(dēng),要求读准后鼻音。教学登字头,指名拼读“鹳”guàn。3.解题。“登鹳雀楼”就是登上鹳雀楼。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有一天,王之涣登上鹳雀楼,看到了落山的太阳,奔腾的黄河,就写下了这首诗。这首古诗我们早就会背了,但现在我们放在课文中进行学习,大家觉得现在的要求是什么?(要会背,而且要有感情地背诵;要了解它的意思;要会写)二、初读课文1.幻灯出示课文内容。2.由于学生已经能背诵,所以直接出示不带拼音的课文,指名读。三、理解诗句3.学习一、二两行。(1)指名读一、二两行。(2)理解意思。①出示课文挂图。设置情境:一天黄昏,诗人登上了鹳雀楼,他放眼望去,看,这气势多么壮观。②答问。诗人在鹳雀楼上看到什么?这是什么时候的太阳?你怎么知道这是黄昏的太阳的?课文中称黄昏的太阳叫什么?这轮黄昏的太阳就要落下去了,(在图上演示太阳落下的情景)它会怎样落下去?课文中哪个词是“靠着”的意思?(依)引导学生理解“尽”,指名说说“尽”的意思,再演示太阳落山的情景,协助学生理解“尽”就是“完”的意思。诗人站在鹳雀楼上还看到什么?③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④看图想象,有感情地朗读一、二两行。2.学习三、四两行。(1)谈话。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这一雄伟壮观的景象,他会想些什么呢?(2)指名读三、四两行。(3)理解。欲:想要。穷:穷尽。千里目:目,眼睛,就是看到更远的地方。更:再。(4)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5)看图体会,练习朗读。3.练说全诗的意思。(1)自由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