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适应中的改变——帮助学生适应学习生活的体会高一是我国中学生结束九年义务教育后一个新学段的起始年级,已经经过多年学校教育的学生应该是很好适应新的学生生活的,可是由于教学大纲所确定的教育目标、教育方法和途径的差异,使很多刚从初中升入高中的学生无所适从,具体表现为:有的学生离开了老师千叮咛万嘱咐的唠叨后茫然失措,有的学生跟不上课堂的教学节奏感觉吃力,有的学生感觉挣脱了束缚自己的枷锁而随心所欲的率性而为,有的学生因为新奇而触动不该涉及的感情纠纷,还有的学生终日蹉跎没有一点对未来的信心和追求等等。凡此种种,表明学生没有顺利的完成从初中到高中学习生活的过渡。这样的情况,在我校高一艺术生身上表现更为突出。高中学段时间就是分数和效益,很多学生如果无法在短期内实现学段的顺利衔接,必然给整个高中阶段的学习备考形成障碍,更会影响学生今后进一步深造学习的人生旅途。该怎样去引导学生完成这种转变呢?我在对班上每位学生的观察与交流中,察觉到学生的内心忧虑和苦恼,通过班队会讨论、对话和与个别学生的私下沟通等多种方式,逐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尝试适应、或者在适应中慢慢改变,很好的解决了大部分学生的不适状况。当然,学生经过多年的学习生活,大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学习生活习惯,当面临需要与往日习惯有所改变时,很多学生都会下意识的抵抗和回避。此时,老师如果缺乏足够的耐心和细心,不能彻底说服学生,仅仅以一些所谓的规章制度或者一味的高压棒喝的话,很有可能是学生停留在原有的层面,丧失实现转变的最佳时机,有可能还会是部分学生就此放弃应有的追求而终日虚度年华,更有甚者厌倦学习或者与老师严重对立导致最终无法完成高中学业。有了思想上的认识后,我更多的是从学生的角度去分析体会,给每个学生有针对性的提供建议和劝告,帮助学生叫好的实现了他们人生路上一次关键的转变。首先是鼓励学生主动适应高中的学习效率和节奏、学会制定学习计划和实施方案、确定学习目标和方法。高中的每门学科与初中相比,知识的系统性、科学性、综合性都大大增强,不仅仍然有大量认知性内容,更多的强调学生的逻辑和空间思维、实际动手动脑的能力培养以及自主探究创新的素养提升,而且学科间的渗透也大幅度的扩大。这些既决定了高中课时任务的紧迫性,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学生课堂上的偶尔走神,都可能造成对知识理解的不连续,最终无法跟上整体学习进度和节奏。即使有些学生课堂上做到了聚精会神的听讲,课外因为学科作业种类多、作业量大而放弃了对知识点的及时回顾和巩固,也失去了举一反三的最好机会。学习计划和目标的确定同样不简单,要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基础、优势特长和薄弱环节,还可能要联系家庭的期望。一个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案,更是关系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环节。很多学生对于学习的记忆、遗忘规律都耳熟能详,却缺乏应有的耐心和毅力而无法坚持下来,所以最终导致学习陷入无序性。我班上学生的文化成绩普遍欠佳,而且分异很大,尤其都不善于合理的安排专业学习与文化课学习的关系,往往顾此失彼无法实现有效分的集中对应。出现了一批专业和文化反差强烈的同学:张发,苏振,陈小妍,胡佳慧等。我一一跟他们进行分析,督促他们提高课堂的精力投入,为他们协调专业学习与文化学习的时间,并联系家长为他们的薄弱学科进行必要的补习,尤其告诫他们区分天分和勤奋,寻求学习上的竞争对手,彼此扬长避短共同进步。虽然目前还无法预测最后的状况,我觉得学生只要真正的体验到学习上的成功喜悦,他们必然会投入更多的热情,有利于形成一种良性的学习循环。其次帮助学生树立理想、立足小事,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规律。理想是促进学生成长的动力,我要做的是强化学生以前就确立的理想,并引导他们走上一条通向理想的道路。胡佳慧同学一直把超越日本动漫设计、提升中国的动漫水平作为毕生的追求,我给予高度赞扬的同时,建议她多读、了解我国的古代历史文化,把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融合到现代化的科技制作中,才能创造出属于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优秀动漫设计及作品。我还具体的要求她每天都临摹或自创画作,提供一些主流历史文化作品,在与她经常的讨论中延续她的动漫热情。而张发和苏振同学则相对懒散,很有艺术天分,却过于侧重于专业学习,而且经常迟到。我在与他们多次的谈心后,慢慢为他们接受,主动向我说明他们的一些具体情况:每天晚上练习作画太晚,早上难以起来,有时候控制不住,跟同学一起玩电脑游戏,所以长期睡眠不足,不仅难以按时到校,有时候还在课堂上瞌睡。我特意从他们都喜爱的游戏着手,从游戏的胜败中分析原因,自然引申到现实的学习生活中,结合一些经典的历史人物的成功之路,让他们体会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小事的主要基础和习惯养成之间的关系,逐步扭转他们单一追求专业或文化学习的不良习惯。最后告诫学生学会改变。新的环境中,过去已有的学习生活习惯不能适应当前的学习生活环境怎么办?显然凭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