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阶段的调查报告我从事教育事业也有几年了,但我时时刻刻都在告诫自己:活到老,学到老。因此,我在2010年春季参加了惠阳电大“小学教育”专业学习。现结合本次学习的需要,进行一次教育调查。这次调查的学校是惠阳区平潭镇新湖小学,调查内容主要是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数学的教学情况。在这期间我积极地努力地工作,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为了得到教师和学生的真实想法,我费了一番心思,为了全面、详细地获取材料,我不仅在我所教班级进行调查,而且还跨班级、年级调查,主要的调查形式是发放调查问卷。同时,我也积极地找学生谈话,同老师交流,以便更好地了解情况。在此,我介绍一下自己的调查结果,谈谈对小学语文、数学教与学的一些看法,其中有些问题可能是前人已经叙述的或者是老师们常谈论到的,但我想这对于我来说,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体验和感受。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学校规模较小,是镇中心小学的教学点,全校才4个班。但几年来生源还是逐年减少,主要原因是外出的学生增多。由于生源少,又是教学点,学校的经济状况较差,设备落后,教室没有电脑、幻灯机等现代教育设备。但近几年,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该校学生的成绩还保留在全镇的中等水平。我调查发现,现在的语文、数学课堂教学,大多数老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是正确的,它符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很多老师在备课时,设计了很多问题,以便上课时提问学生,达到和学生交流的目的。调查中有的老师对我说现在的学生比较懒,对学习不是很重视,认为努力了也不一定能取得好成绩。因而,你让他们回家预习课文的时候,大多数学生基本上是不看的。因此上课要多提问题,这样才能迫使他们课后去看。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多问“为什么”,一方面可以使老师和学生交流,另一方面也可以进一步挖掘教材的有关内容。我自己在实际的教学中也采用了此方法,成绩果然不错。在这里,我发现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并不是很受欢迎,重要的原因就是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取得的效果不是很理想。学生多爱看一些图画,对图画的记忆倒很清楚,但却忽略了图画旁边的文字,因此,老师们仍然保持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我想,这是否也叫做看菜吃饭,看山取材呢?在调查中我还发现有经验的老师进行教学时,课堂气氛相对和谐。大家都说本校的学生纪律还可以,但自觉性不高,很多知识都是来源于课堂的40分钟。因此课堂教学十分重要。在调查中,个别学生对我公开表示他们对学习不感兴趣。他们有的觉得学习数学比较枯燥,提不起精神,有的不明白学习语文的用处,而且不明白为什么要学习课文。我告诉他们学好语文还是有不少好处的:以后踏入社会,要进行人际交往,好的表达能力是很受人欢迎的,语言表达能力在人生中的运用是少不了的。学数学要讲究方法,不能靠死记硬背,要多一点去体会克服难题的乐趣。在调查中,有的学生告诉我希望老师能关注他们,无论是成绩好的学生还是后进的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是一致的。其中有一个学生问我如何看待一些老师只关注成绩好的学生,还问我今后要是当老师的话会不会也这样。我回答他们说:老师关注成绩好的学生是因为他们能听老师的话,而一般情况下后进生的自觉性差,经常不听话,自然惹得老师不开心,但我会用一种平等的心态去对待学生。而我在具体的实践当中发觉,只要能多关注后进生,他们会很感动、进步很大。看来老师要用一种平等的心态去对待学生,多鼓励后进生,这一点对于老师和学生的沟通很重要,好的沟通有利于老师更好地教学,也有利于学生更加爱学习。在调查中,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喜欢那种上课幽默的,不爱批评学生的,能够和学生很好相处的老师,他们希望老师多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宽恕他们的叛逆心理,同他们做好朋友,而不是老师用一种居高临下的气势去对待他们。而且,有的学生还喜欢关注老师,对老师的衣着,对老师日常工作中所发生的一些事情都感兴趣。看来我们做老师的要好好和学生进行及时的沟通,以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以便自己在教学中更好地开展工作。通过以上的调查,我认为在今后的教学中,老师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赏识每一位学生。无论学生的成绩好与差,老师都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这也是一个合格教师的基本要求。现在我们讲尊重,不仅仅只是要求学生尊重老师,而且还要求老师尊重学生,作为一个老师要知道,你只有尊重学生,学生才能更好地尊重你。另外,对于成绩差的学生也要积极地鼓励他去学习,这样的学生只要一有进步,就应该及时表扬,表扬是促使差生进步的一种好的方法。在平时的教学中尽量少批评学生,以鼓励为主,即使是批评学生时,也要注意方法,语言最好不要尖锐刻薄,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有批评错的地方应该及时向学生道歉,真心地向学生承认错误。我在实际调查的过程中感受到这样的老师会更加受学生尊重。2、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只有学生对他所学的科目提高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