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直线参数方程中t的意义理解(高中数学精华).doc
上传人:宜欣****外呢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专题:直线参数方程中t的意义理解(高中数学精华).doc

专题:直线参数方程中t的意义理解(高中数学精华).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MERGEFORMAT5专题:直线参数方程中的几何意义几点分析与解析知识点概述:★若倾斜角为α的直线过点,t为参数,则该直线的参数方程可写为★若直线过点M,直线与圆锥曲线交于两点P、Q,则|MP|、|MQ|的几何意义就是:;|MP|+|MQ|的几何意义就是:;|MP|·|MQ|的几何意义就是:;|PQ|的几何意义就是:.★若过点M、倾斜角为α的直线l与圆锥曲线交于A、B两点,则弦的中点坐标公式为:或,为常数,均不为零(其中中点M的相应参数为t,而,所以中点坐标也为:)★若过点M、倾斜角为α的直线l与圆锥曲线交于A、B两点,且M恰为弦AB中点,则中点M的相应参数:=0(因为,而均不为0,所以t=0)体会一:教学中一定要讲清楚直线参数方程的推导过程,并且一定要强调其中参数T的由来。实际上由新课程标准人教A版数学选修课本中坐标系与参数方程的内容我们知道,平面内过定点、倾斜角为的直线的参数方程的标准形式为(t为参数),其中t表示直线上以定点为起点,任意一点P(x,y)为终点的有向线段的数量,当P点在上方时t为正,当P点在下方时t为负。体会二:教学中必须要强调参数T的几何意义及两个结论的引导应用示范。实际上在教学中我们知道,由直线参数方程的推导过程及向量模的几何意义等知识,很容易得参数t具有如下的两个重要结论:如果我们假设直线上两点A、B所对应的参数分别为,则:第一: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特别地,A、B两点到的距离分别为第二:A、B两点的中点所对应的参数为,若是线段AB的中点,则,反之亦然。在解决坐标系与参数方程这一选考题,特别是直线的参数方程与曲线的参数方程或是极坐标方程有关的内容的题目,最典型的是涉及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所得的弦和弦长、或是求一点到某点的距离为定值、求弦的中点等有关方面的题目时,如果我们能够充分利用参数t的上述两个重要结论的话,我们的解题速度和解题正确率、得分率将得到的大大提高,我们的解题水准也必将得到巨大的提升。1、例如在求解与距离有关的题目时我们可以用结论一:例1、直线过点,倾斜角为,且与曲线C:相交于A、B两点。(1)求弦长AB.(2)求和的长(3)•解:(1)因为直线过点,倾斜角为,所以直线的参数方程为,即,(t为参数),而曲线C是圆,于是将直线的参数方程代入圆C的方程,得,整理得有参数T的几何意义设A、B所对应的参数分别为,则,,所以解:由第一问解方程得,,有参数的几何意义同理可得,由于是由第一问的求解过程可知=2、再如在求解与点的坐标有关的题目时可以用结论二:例2、已知直线过点,倾斜角为,求出直线上到点的距离为5的点的坐标。解:因为直线过点,倾斜角为,所以直线的参数方程为,即,(t为参数),(1)设直线上与已知点相距为5的点为P点,且P点对应的参数为t,则,所以,将t的值代入(1)式,当t=5时,M点的坐标为;当t=-5时,M点的坐标为,综上,所求P点的坐标为或.点评:若使用直线的普通方程,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求P点的坐标需要将直线方程代入曲线方程,消元后再用根与系数的关系,中点坐标公式来求解,相当麻烦,而我们使用直线的参数方程,充分利用参数t的几何意义求P点的坐标就显得比较容易。3、解决有关弦的中点问题时也可以用性质二例3、过点,倾斜角为的直线和曲线线相交于M、N两点,求线段MN的中点P的坐标。解:直线过点,倾斜角为,所以直线的参数方程为,(t为参数),因为直线和抛物线相交,将直线的参数方程代入抛物线方程中,得:,整理得,,设这个二次方程的两个根为,由韦达定理得,由P为线段MN的中点,根据t的几何意义,得,易知中点M所对应的参数为,将此值代入直线的参数方程得,M点的坐标为(2,1)点评:对于上述直线的参数方程,M、N两点对应的参数为,则它们的中点所对应的参数为将参数值代入直线参数方程后很快就可得到答案,这将十分方便快捷。再如例4:过双曲线的右焦点F作倾斜角为的直线L与双曲线交于A,B两点,M是AB的中点,求|MF|。如果用传统的解法则是解:方法一依题意a=3,b=4,c=5所以F(5,0),又直线l的倾斜角为45度所以k=1整个解答过程将会比较繁琐,因为传统的解法必须要将直线方程与曲线方程联立,消元后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及终点坐标公式才能求解。解法2:依题意l的参数方程为:小结:方法二:用参数方程求解,且灵活运用参数t的几何意义,使求解过程变得简洁,不容易出错,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多引导学生从这些方面思考,那么我们教起来轻松,学生学起来也将会更容易。体会三:两个性质在用的过程中要注意参数T取非单位向量时候的处理转化。从上面的例子不难看出,这两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