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ofNUMPAGES8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书交底部门:工程部编号:分部工程名称安亭北高架站八室小箱梁施工里程DK274+160.51-274+255.91DK273+539.21-DK273+604.61分项工程名称梁体预应力张拉施工部位北27-北28、北28-北29北8-北9、北9-北10交底内容:一、预应力材料1、钢绞线横向和纵向预应力体系预应力筋采用Φ15.24(1×7)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其标准强度Rby=1860MPa,E=1.95×105MPa,符合《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的规定并满足设计要求。钢绞线钢丝表面不得有裂纹、小刺、机械伤痕和油渍,不允许有锈蚀和目视可见的麻坑;不应有折断、横断和相互交叉的钢丝。钢绞线应存放在干燥处,避免潮湿锈蚀。场棚存放高出地面20cm并及时覆盖。2、锚具预应力钢绞线锚具采用群锚体系,其技术条件符合GB/T14370-2007的要求。横向预应力采用BM-5(张拉端)和BMP-5(锚固端)。锚具在使用前进行静载性能锚固试验,各项指标符合要求是方可使用。锚具包括锚垫板、螺旋筋、工作锚板和夹片,本工区锚具分BM15-5、M15-9、梁种类型。锚具安装于构件端部,张拉千斤顶对钢绞线束或精轧螺纹钢施加张拉力,然后放松千斤顶,夹片就被产生反向运动的钢绞线带进锚板的锥形孔内被锁定,形成一个锚固单元,预应力通过锚板传递锚垫板,再通过锚垫板承压把预应力传递给梁体,形成永久性预应力。二、预应力张拉机具及校验1、张拉千斤顶张拉千斤顶选用:腹板束采用250吨千斤顶,横向采用25吨千斤顶,选用与之配套的张拉油泵和张拉支架。2、预应力设备校验为保证张拉力的准确性,应定期对张拉设备系统:包括千斤顶、油泵、油表进行“油压值及输出力”的标定。施加预应力所用的机具设备及仪表由专人使用和管理,并定期维护和校验。千斤顶与压力表应配套校验,以确定张拉力与压力表之间的关系曲线,作为张拉时的依据。千斤顶使用超过1个月且不得超过200次;张拉油表选用的是0.4级精密压力表,表盘直径150mm,最大表盘读数60MPa;要求其标定有效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在标定期内要每月进行一次校定。三、张拉工艺与要求1、预施应力前的准备工作(1)检查梁体混凝土强度、弹性模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2)梁体混凝土的缺陷应事先修补。(3)在雨季钢绞线易生锈,为了避免滑丝,在穿好钢绞线后,应在钢绞线的锚固及外露部分穿塑料套进行密封。(4)锚具支承板上的灰渣应预先清除,以防管道压浆时跑浆。(5)如果管道口歪斜,在张拉时必须配偏垫,以免刻断钢绞线。(6)检查各类机具是否正常。(7)布设梁上拱度观测点。2、钢绞线下料和编束(1)钢绞线下料长度,遵照图纸施工。先将钢绞线盘立放在钢绞线施放支架内,抽出内圈的钢绞线的端头从前端的施放孔中牵引出来,然后利用人工或机械牵引至规定的长度,用砂轮机切断。下料时应按编束顺序进行,每束钢绞线与设计长度误差不大于±10mm,束中各根钢绞线长度差不得超过5mm。(2)钢绞线切断后即进行编束,钢绞线成束后确保顺直,不能出现麻花、扭转等现象,分束器分束后帖不干胶编号。钢束每隔1米左右用22#铁丝绑扎一道,绑扎宽度约2mm,绑扎好的钢束应持牌标明编号及长度,钢绞线成束时应保证顺直、不扭转,钢束的两端应注意齐平,并用盖布覆盖上,搬运支距不得大于3米,两端悬出长度不得大于1.5米。3、穿束穿束前应先清理孔道,钢束穿入孔道,采用卷扬机进行引拉,人工配合穿入。卷扬机引拉时,应先穿入一根钢丝作为引线,将钢丝绳拉进孔道,再将钢丝绳与钢束用联接器连接,然后开动卷扬机,人工扶正钢束,即可将钢束拉入管道。4、预应力张拉操作工艺两端两侧同时对称张拉,当油表读数达到0.2σk时,测量出各千斤顶活塞伸出长度,待梁体受力稳定后,千斤顶才能同步张拉达到设计应力。最大不平衡束不应超过1束,张拉顺序先腹板束,后底板束,从外到内左右对称进行。(1)首先检查锚垫板(预埋在梁体上的)与孔道轴线是否垂直,若有偏差应加楔形垫圈校正。在张拉过程中,锚具位置不得偏离锚垫板止口范围,确保管道与锚具同心。张拉前先将工作锚、夹片上好,打齐,之后安装限位板,再将钢绞线从千斤顶中心穿过,千斤顶使用专门吊架提升。(2)初调:梁体两端同时张拉,千斤顶充油到达初调应力时(为0.1σk),测量千斤顶油缸伸长值,作为测钢绞线伸长量的起点。(4)张拉:在初始拉力的基础上,两端分别以5MPa为一级,分级张拉。整个张拉过程分为四个阶段,20%σk、40%σk、100%σk、103%σk,(其中σk为设计应力与各种实测摩阻损失之和)。在到达每阶段后,检查钢绞线的伸长值,理论伸长值与实测伸长值偏差应在±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