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班安全教育教案关于小班安全教育教案范文合集六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班安全教育教案8篇,欢迎大家分享。小班安全教育教案篇1班级:小小一班时间:20xx、1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通过录象懂得乱吃东西的危害性。2.引导幼儿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激发幼儿的想象力。3.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及应对安全事件的能力。活动准备:录象《卡在喉咙里的`五角星》、每组一小筐图片图片:1.老鼠、苍蝇叮咬过的食物2.过期的食物3.腐烂变质的食物4.假冒、劣质的食物5.没洗干净的食物活动过程:一、观看录象《卡在喉咙的五角星》1.教师提问“刚刚你们看到了什么?”“小男孩的做法对吗?”2.幼儿相互交流讨论“他这样做了会怎样?”“你有没有这样做过?”3.教师做适当小结二、看图片1.教师提问“这些东西你吃过吗?”2.引导幼儿讨论“这些东西为什么不能吃?”3.教师适当小结三、游戏判断对错1.教师提问“上幼儿园时,没有病的小明非要妈妈帮她带药到幼儿园;夏天快来了,天气太热,我喝了饮料又吃雪糕;小朋友拿了一个玻璃球放在嘴里。”2.教师小结:不生病乱吃药,也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冷的东西吃多了对胃宝宝不好;玻璃球放在嘴里很危险。四、操作活动1.请幼儿自由抽取图片,并说一说这些东西为什么不能吃?2.教师巡回观察,引导幼儿互相讨论。活动反思:本活动幼儿能积极参加,大胆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通过本活动幼儿懂得乱吃东西的危害性;提高了幼儿的安全意识。加载中,请稍候......小班安全教育教案篇2防火游戏要求1、训练爬、跑等动作技能。2、练习遇到火险时的'自救方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游戏准备:1、经验准备:幼儿了解防火的相关知识,明白如何自救。2、物质准备:地垫2组、盛满水的塑料容器2个、毛巾与幼儿人数相等,小锤子2个,鼓1个。游戏玩法:把幼儿分成2组,当幼儿听到鼓声时,每组第一名幼儿迅速跑到毛巾处,拿起一条毛巾,跑到盛满水的容器面前,把毛巾沾湿后捂住嘴巴和鼻子,趴到地垫上匍匐前进,到达终点后用锤子敲一下小鼓,下一名幼儿再开始游戏。游戏规则:1、每个组员都要在听到鼓声后才能出发。2、务必用毛巾捂住嘴和鼻在地垫上爬行。延伸活动:可在游戏后开展真正的防火演习活动小班安全教育教案篇3活动目标:让孩子提高保护意识。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活动准备:手偶一支活动过程:1、利用手偶为幼儿讲述“在公共场所与大人走散”的故事。2、让幼儿帮助小主人公想办法找到爸爸妈妈。3、为幼儿讲出正确的解决方法。(1)不要慌张,也不要哭泣,站在原地等一会儿,也许爸爸妈妈会来这里找你呢!(2)如果等不到爸爸妈妈,可就近求助商场的工作人员或保安,告诉他们你和家人走散了,请他们帮忙用广播寻找。(3)不要漫无目的的在商场内乱跑,更不要随便找一个人就告诉他,你的爸爸妈妈不见了。(4)不要离开商场,更不要跟陌生人走,因为他可能是骗子。(5)要乖乖地听商场工作人员的话,站在他们身边,一起耐心地等待爸爸妈妈来找你。活动结束:小朋友一起探讨。附参考资料:走散了怎么办?其实家长们完全可以在问题出现之前先打好"预防针",1.教孩子记住爸爸妈妈的姓名.与家里的电话或手机,这样就算走算,孩子不会打电话.也可以通过其他人通知,(给孩子配手机是不现实的,不管家里有没有钱)2.教孩子如果走散,就站在原地不要乱走,因为爸爸妈妈发现走散时一定会按原路找一遍,这是本能,如果当孩子意识到不见了爸爸妈妈,他肯定会很慌,会哭...哭也不是件坏事,呵呵...孩子哭能引起注意,特别是心急的父母此时会对孩子的哭声很敏感,当然也会引起其它行人的注意或一些不法份子,3.教孩子不认识的人不要跟对方走,除非是警察,(当然要先让孩子知道什么是警察,呵呵)4.教孩子不认识的人给的东西不能吃,虽然孩子都贪吃,但这点完全可以在家长平日里讲故事时吓吓他,让他意识乱吃东西后的后果,,,嘿嘿.这故事书嘛就慢慢找了...现在幼儿教育书很多妈妈该告诉孩子的.话:在超市里和大人走散该怎么办呢?1、不要害怕,也不要惊慌,并且不能离开超市。2、不要到处乱走。你应该待在原来的地方耐心地等待,可能爸爸妈妈就在附近的地方找你呢。3、请旁边的售货员阿姨帮你找到广播室,告诉阿姨,你和爸爸妈妈走散了,请他们帮你找爸爸妈妈。说清楚自己和爸爸妈妈的姓名。乖乖地和售货员阿姨一起等待爸爸妈妈来找你,不要哭,也不要闹。找到了爸爸妈妈,要向阿姨说声谢谢。教学反思:作为一名小班的教师,班上的孩子年龄幼小,缺乏保护自己的能力,老师就要将工作做到最细微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多学习,积累,调整。我想,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我们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好方法,那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