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文明礼仪优秀教案文明礼仪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2、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做个讲文明,有礼仪的人。教学过程:一:主持人开场白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文明礼仪的王国,今天让我们全班同学一起穿梭古今,尽情畅游在这文明礼仪的海洋中吧。1.回顾历史在人类历史上,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延续不断、生生不息,中华民族之所以能连续进步、自强不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我们中华民族具有一种源远流长的伟大民族精神,作为古老的礼仪之邦,文明礼貌,尊老爱幼,已成为中国的传统美德。2.展望未来我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我们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中华文明靠我们传承,民族精神靠我们弘扬,中华民族靠我们振兴。我们要在学习生活中,逐步形成健康的人格,讲文明、懂礼貌,做一个合格的文明中学生,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3.从我做起我的文明礼仪从校园做起,校园文明礼仪从我做起。校园文明礼仪是为维系校园正常秩序而要求广大师生共同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良好的礼仪,有利提高自身的修养,改善人际关系,净化校园风气。二:分组介绍第一小组:同学之间的文明礼仪第二小组:师生之间的文明礼仪第三小组:校园活动中的文明礼仪三、分组展示1.分组展示一第一小组:同学之间的文明礼仪自由发言:同学之间的交往还应该注重哪些问题呢?2.分组展示二第二小组:师生之间的文明礼仪可以自编小品:师生之间(同学发言:他到底错在哪里呢?)3.分组展示三第三小组:校园活动中的文明礼仪可以自编短剧:这样会更好,卫生大扫除自由发言:你认为在集体活动中还应该注意哪些文明?四、文明礼仪知识竞赛1.讲孝义是我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古代流传多少孝的故事?(C、24孝)A、10孝B、12孝C、24孝2.我国古代的道德标准包括哪五方面?(A)A、仁、义、礼、节、信B、衣、食、住、行、学C、仁、义、衣、食、住3.请问:“不速之客”是什么意思?(没有被邀请而突然到来的客人)4.请问:“远亲不如近邻”是什么意思?(自己需要帮助时,离自己远的亲友比不上离自己近的邻居。)5.对发自体内的声响,如咳嗽、喷嚏、哈欠、打噎、响腹、放屁等等,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在任何场合,任何时候都应当允许。(错)6.观看影剧,入场后要戴正帽子,对熟悉的插曲,可以附和唱或以手击拍,如果对其中的情节熟悉,也可以向身旁的同学预作介绍。(错)7.跟同学通信,用红墨水写,表示(B)A、热烈庆祝B、绝交C、深深的怀念8.在旅游观光时,兴致来了,可以怎样做?(A)A、可以把诗文写在笔记本上。B、可以题诗于公共建筑物上。C、可以用小刀将自己的名字刻在竹木、或树上以作永久留念。9.人的正常走路姿势是(B)A、身体前俯,后仰或左右晃动。B、身体直立,两眼平视,两腿有节奏向前迈动。C、两个脚尖同时向里侧或外侧呈八字形走动。10.有疑难问题询问别人,别人一时回答不上,应说:(B)A、你慢慢想,我等着你。B、不要紧,这个问题比较难回答,耽搁了你。谢谢!C、原来你也不会,不要紧,我再请教别人。11.在什么情况下,我们应该主动向别人道歉,请讲出三个例子。12.在什么情况下,我们应该向别人说多谢的,请说出三个例子。五、主持人归纳总结:在信息瞬息万变的今天,我们要做一个具有文明礼貌,素养高,有文化的新时代中学生,让我们关注身边,从校园中的小事做起:我们的口号:我的文明礼仪从校园做起,校园文明礼仪从我做起六、老师进行总结文明礼仪主题班会教学设计2016-07-0321:43|#2楼主题:我文明,我懂礼缘由:众所周知,中国的教育存在着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就是许多学生只重视学习成绩,注重升学,而忽视个人思想道德修养的情况,有的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有许多不忍目睹的不文明行为。本着“求真务实”的精神,针对学生思想道德现状中文明礼仪方面的问题,我们班将召开了一次名为“讲文明·知礼仪·做文明学生”的主题班会。学生发展目标:当堂目标:通过班会,使学生认知到讲文明礼仪是个人素质的一种表现,讲文明礼仪是实现个人与社会和-谐统一的一种方式,讲文明礼仪是关注社会、做文明市民的一种责任。通过班会增强学生文明懂礼从我做起、从身边点滴做起的意识。教育延伸目标:通过班会,启示学生能自觉注意养成各种文明的行为习惯,对各种不文明的现象有明确的是非判断并与之斗争。教学形式:小品、讲故事、针对本班的实际事例讨论。活动准备:有关文字图片资料、、《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片断。策划主持:班主任、纪律委员个案分析:校园内的不文明行为。教学反思:45分钟不可能把所有文明礼仪规范全部涵盖,关键是如何使学生树立文明礼仪意识,让学生在日后的生活中,能够自觉地学习礼仪规范并遵守。1预案设计:一、起:播放《弟-子规》中相应部分的朗诵:“长者先幼者后”“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