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doc
上传人:sy****29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二节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doc

第二节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3.2《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1.有关鲁尔区经济衰落的说法,错误的是()A.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B.生产结构十分复杂C.世界性钢铁过剩D.环境污染严重2.辽宁某地有大型煤矿和铜矿,计划在该地建①冶炼厂②火电厂③硫酸厂④粉煤灰水泥厂,下面“生产联系的示意图”中,最合理的是()3.2004年,振兴东北工业基地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有关东北工业基地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以辽中南工业基地为主②加大矿产资源开发力度③振兴老工业基地应借鉴德国鲁尔区治理改造的成功经验④振兴老工业基地应以深圳为表率,促进经济的发展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4.读世界汽车产业三次大转移示意图,1915年前后汽车工业从欧洲转移到美国,主要原因是()欧洲日本美国1321-1915年前后2-1970年前后3-1985年前后①美国劳动力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汽车工业②美国钢铁、石化等工业迅速发展,为发展汽车工业创造了条件③欧洲钢铁、机械工业技术水平低,限制了汽车工业的发展④欧洲汽车工业区位优势下降,生产成本升高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读山西省原煤生产图,回答5—6题:5.上图体现了我国在加强山西省能源基地建设方面采取的措施是()A.扩大煤炭开采量B.提高晋煤外运能力C.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D.提高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6.在山西建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对山西省产生的不利影响是()A.加剧水资源的紧张状况B.不利于山西经济发展C.输电的经济效益远低于输煤D.不利于铁路运输的发展德国鲁尔区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经济结构进行大规模的调整,根据下面的鲁尔区产值结构图(图中=1\*GB3\*MERGEFORMAT①表示1958年,=2\*GB3\*MERGEFORMAT②表示1995年)及所学知识回答3—4题。7.图中反映鲁尔区经济结构调整前后的显著变化是()A.重工业比重下降,轻工业比重上升B.第二产业迅速发展,第三产业比重增大C.钢铁工业比重下降,化学工业比重上升D.钢铁企业规模缩小,化学企业规模扩大8.调整后,鲁尔区的炼铁厂集中到西部,有的炼铁高炉建到了荷兰海边,主要原因是()=1\*GB3\*MERGEFORMAT①盛行风会将烟尘吹向海洋,减轻大气污染=2\*GB3\*MERGEFORMAT②靠近鹿特丹港及莱茵河,降低运费=3\*GB3\*MERGEFORMAT③可将铁矿石炼铁后的废渣提供给荷兰填海造陆及用作建筑材料=4\*GB3\*MERGEFORMAT④鲁尔区西部和和荷兰劳动力丰富A.=1\*GB3\*MERGEFORMAT①=2\*GB3\*MERGEFORMAT②B.=2\*GB3\*MERGEFORMAT②=3\*GB3\*MERGEFORMAT③C.=1\*GB3\*MERGEFORMAT①=3\*GB3\*MERGEFORMAT③D.=3\*GB3\*MERGEFORMAT③=4\*GB3\*MERGEFORMAT④读“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构成示意图”,回答9—10题。9.在此期间,能源生产与消费的变化为()A.煤炭消费量的比重增加最多B.天然气生产量的比重变幅最大C.1995年,煤炭生产量所占比重低于其消费量所占比重D.1994年,石油生产量和消费量接近10.我国目前()A.以煤炭消费为主的状况已经改变B.天然气消费量呈下降趋势C.因消费量少于生产量,原油可以大量出口D.水电生产呈增加的趋势20070124读鞍山市部分工业企业分布图。回答11—13题。11.50年代鞍山已成为我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其形成的主要区位优势是()A.高科技力量雄厚B.水陆交通便利C.水资源丰富D.矿产资源丰富12.图中各企业高度集聚的最主要原因是()A.存在投入——产出联系B.共用原料和基础设施C.共用劳动力D.集中治理工业污染13.不符合鞍山未来发展方向的叙述是()A.传统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发展清洁生产B.治理污染,美化环境C.积极关停传统产业,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D.大力扶持第三产业,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14.分析“鲁尔区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治理”案例的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鲁尔区位于德国西部,早在19世纪中叶,就发展成为以煤炭、钢铁、化学等重化工业为核心的德国最大工业区。20世纪50年代后,伴随世界能源结构的变化,世界钢铁产量过剩以及新技术革命的兴起,鲁尔区单一的重化工结构日益暴露弊端,主导产业迅速衰落,失业率上升。为此,鲁尔区一方面对煤炭和钢铁工业实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