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蛇.docx
上传人:小忆****ng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人和蛇人和蛇寓言故事是一座丰富的文学宝库,有些寓言故事反映了社会面貌和政治现实,有些寓言故事承载了人们的智慧和教训,而有些寓言故事本事就是一篇精彩的文章,引人入胜。下面小编为大家推荐两则富含哲理的寓言故事,欢迎大家进行阅读欣赏,更多精彩的故事尽在。(一)人和蛇有一个人看见一条蛇后,说道:“真是时候,坏东西,我要为这个世界除害了!”蛇好像胸有成竹,一动不动,任人摆布。蛇敲抓起装进了口袋里。为了证实蛇确实罪有应得,这个人说道:“你这个忘恩负义的家伙到了该死的日子,对你的仁慈就是犯罪,你的毒牙甭想再伤害我们。”蛇和颜悦色地回答说:“若是说到惩罚世界上所有的忘恩负义者,那就没人能得到宽恕。瞧瞧您自己吧,反正我的命掌握在您手中,要杀要剐由您!您的利益、乐趣就是所谓的正义吧。把您的法律拿来下判决吧!死到临头我要坦率地说上一句:‘忘恩负义的代表是人而不是蛇!’”一席话驳得这人张口结舌,他退后一步说:“你说的是一派胡言,我随时可置你于死地,但现在就听听别人是怎么说的吧!”“悉听尊便。”蛇说。一头母牛正巧路过,这人赶紧招呼她。母牛过来后,这人把情况简单地作了介绍。母牛说道:“区区小事也有必要问我吗?蛇说得对,为什么要遮遮掩掩不肯承认呢?这些年来,我总是养活着主人,没有我的关照,他怎么能活得下去?我们为了他把乳汁和孩子作了无私的奉献,恢复了他那因光阴流逝而逐渐衰老的身体。我的辛劳换得了他的需要和快乐。现在我老了,他就把我拴在一块没有草料的角落里挨饿,我要能吃到草该多好啊!假如蛇是我的主人,它会如此没良心吗?再见了,我没什么可说的了。”此人听了这席话,十分惊讶地对蛇讲:“能相信她说的这一套吗?这个说话疯疯癫癫的家伙根本就没有头脑。我们最好还是听听公牛是如何说的吧!”“可以,让我们听听它怎么说。”蛇回答道。公牛一步三摇地走过来,听了介绍后思忖着说,为了人类生存,长年来它承受着十分繁重的劳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长年累月的耕作,给人们的原野带来了五谷丰登的好收成,而换来的却是无情的鞭挞,从没有对它的劳作有半点感激之情。以后,它年老体弱,人们用它的血祭祀诸神时,还把这看成是对它的敬重优待。这人说:“快打住,这个讨厌的家伙夸大其辞,就像个演说家,与其讲公道,还不如说是告刁状,不要理它!”这会儿,树也被请来作裁判,可没想到,反而把事搅得更糟。人们为了遮阳避雨,把树当成了很好的藏身处所。为了造福人类,树美化了田野和公园,结出的累累果实献给了人类;在一年四季里,树给了人们春天的'花朵,秋天的硕果,夏天的绿荫和冬日的炭火。然而人们修剪枝条时对它动之以刀斧,甚至有一个农民为了蝇头小利便把树给砍了,这就是树得到的报答,树本来是可以活得很长的。听到这里,这人感觉不对头,知道自己理亏,忙解嘲地说:“我真是太傻,居然有功夫听你们瞎磨牙。”说完把口袋里的蛇往墙上一掼,蛇被摔死了。当官的总是这样办事,他们害怕真理,认为世界上万事万物生下来为自己服务是的。若有人为自己辩解,肯定是十足的傻瓜。但应该如何处理呢?最好是远远地到另一个地方去申诉,或者干脆默不作声。[-(@_@)-](二)一个出卖心的人彼得和他的妈妈来巴巴拉,一同住在黑森林里的一间小木屋里。彼得的父亲已经过世,现在只有他一个人担任烧炭的工作。每到星期六,他就要到市镇里去卖炭。可是不久,彼得开始对自己的工作感到厌倦起来。于是他想起了爸爸曾经讲过的“小玻璃人”的故事。说是谁能一句不错地背出那首《小玻璃人》的四句山歌,小玻璃人就会给他很多的钱。可惜,彼得只记得前三句。彼得抱着一线希望去问他的妈妈,可是妈妈告诉他那身材只有七英寸的小玻璃人的模样,并说:“只有在礼拜日的中午十二点到下午的两点诞生的人,才能见到小玻璃人。”彼得正好符合这个条件,可是他妈妈也背不出那首山歌的最后一句。第二天早晨,彼得来到松树林中最僻静的地方,他觉得这儿一定是小玻璃人住的地方。于是他脱下帽子,深深地鞠了个躬,背起了那首山歌。当他背下前三句的时候,突然见到一个戴花帽、穿黑外套、白裤子、红袜的小人躲在树后面窥探,可是很快就不见了。“回来吧,小玻璃人先生。”彼得喊着跑过去找,却只见到松树枝上一只松鼠在跳来跳去,不时恶作剧地看着他,仿佛就是小玻璃人似的。直到松鼠不见了,彼得才失望地离开。黄昏,彼得回到家里,仍然想着小玻璃人,就又向森林里走去。走着走着,他听到背后有轻轻的脚步声,回头一看,什么都没有,可是一转身,那脚步声倒更响了,而且随后响起一阵轻轻的歌声,唱的就是那首山歌的末了一句。彼得快活地跑到那棵高大的松树下,脱下帽子,鞠了一躬,将那首山歌完整地唱出来:“您守着黄金,有山的寿命,谁能见到你,谁就有好运。”突然,松树下出现了一个小老人。他有一张和善的脸,长着一小簇胡子,叼着玻璃烟斗。小老人笑着对彼得说:“彼得,你需要什么,可以提三个要求。”彼得快活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