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科技为伴,在探索中成长.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与科技为伴,在探索中成长.doc

与科技为伴,在探索中成长.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与科技为伴,在探索中成长——我校第六届科技节成功举行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与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对科技的兴致趣味与实践能力,我校第六届科技节经教学部门的精心筹划,在这个花团锦簇的五月时节如约拉开了帷幕。从科技节诸项目正式比赛前的一个星期一起,“科学智多星”挑战赛在《绣山快递》上每天一期与同学们见面了。教工食堂门口的张贴栏前,教学楼的一楼大厅里,每个级段班主任的办公室内,凡是能找到《绣山快递》的地方,都是三五成群如切如磋的同学们,他们探讨着一道道来自最生活的科普题目。当喇叭里传来自己或自己班级同学答对全部题目并有幸被老师抽中优秀奖时,全班同学都为之鼓掌,激动不已——就是这样每天一道的科普知识大餐,为我们的科技节营造了极为热烈而又浓郁的氛围。午休后的操场上,散落着同学们试发射自制水火箭的身影;课间时的教学楼前空地上,也有三三两两的同学提着一袋袋的多米诺骨牌排兵布阵;甚至放学后或周末时,校训台前的莲池旁,也频见同学们拿着自己“研制”的动力船跃跃欲试的场景……5月31日午后,天空在连阴数天后的终于放晴了,早已磨刀霍霍的同学们带着诸般参赛材料如时来到了各个比赛现场。当我们的八年级的小记者一行走进实验室时,只见四人小组的代表队,在有序地制作一个既可以盛上许多水又要能保证支撑至少三秒的纸质盒子——规定要在一个小时之内做就。参赛者显然是成竹在胸,他们时而低声交谈,时而垂头静思,只是他们的手是一直没有停下来过。一路看过去,发现同学们手中的纸盒造型也是千奇百怪,有的是船型,有的呈漏斗状。这时,有个小组已开始试着盛水了,结果一小杯水一倒进去,没持续多久纸盒就“瘫痪”了,一霎时台桌上水浸着纸屑漫流开去,一位同学不无疑惑地拿起抹布将水拭去,“没关系,这个失败说明我们刚才还做得不足,别灰心,时间还来得及,”另一位同学如是为自己的组员打气。现场制作,让在场每位同学紧张又激动的时刻到了。在评委老师的注视下,一组组选手都微微颤动着手拿起烧杯,让水分成小股水流缓缓流进纸盒,一个个目不转睛地盯着纸盒,神情一反之前,甚是严肃,连一旁围观学习的同学们也都神情肃然。当纸盒撑过三秒之后,他们互相以击掌来庆祝,带着欢快的笑容欣欣离开。一桌桌都在上演着这一幕,紧张、激动交织在一起,使小小的实验室洋溢着别样的气息。在另一个比赛场地上,木桥承重项目也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来自八年级的同学们,争分夺秒,反复完善着手中已操作过多次的那架木桥。有同学说,木桥承重是一项近乎“残酷”且又严峻的项目,成功与否尽在瞬息间。难怪参赛同学们个个屏气凝神,小心翼翼地往水桶中添加着粒粒沙子。看着同学们额头渗出的汗珠,连观看的老师及同学也不禁为他们绷紧了心弦。不容否认,现场弥漫着很是紧张的气息。“砰”,一架木桥崩塌,连盛水的桶子一起轰然落地。“砰”“砰”,接连倒塌的木桥,煞是刺痛了大家的心,面对用自己心血铸就的桥轰然倒塌时,选手们一脸的遗憾展露无疑。负责作评委的林斌老师说:“其实,同学们制作的木桥各有千秋,他们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了他们的设计中,所展现的创造力是无穷的。”按惯例,本次科技节的比赛项目分为集体项目与个人项目,除了在参赛人数多少上有所区别外,大多数的个人项目也可以由2-3人进行合作,正如七年级8班周窈彤所说:“在比赛中我感受到了感受到了科学的乐趣,更感受到了团结的力量。就比赛结果而言,我们不是最好的一组,但我们确实更在乎参与。”与此同时,七、八年级各班的非参赛同学还在本班教室举行了“科普‘奇思妙想闯两关’嘉年华”与“科学创意实验大舞台”活动,热闹非凡。(师延峰、陈琦/文缪筱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