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移动通信原理 第八章 CDMA蜂窝移动通信技术.pdf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DF 页数:31 大小:2.8M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8 移动通信原理 第八章 CDMA蜂窝移动通信技术.pdf

8移动通信原理第八章CDMA蜂窝移动通信技术.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通信设计论坛ComDesign.5d6d.com第8章CDMA蜂窝移动通信系统8.1IS-95CDMA系统概述一.CDMA系统的发展1993年由Qualcomm公司向TIA/EIA提交了IS-95标准并被采纳(后来在此基础上又制定了IS95A、TSB74、J-STD-008、IS95B)。1994年,第一个CDMA商用网络在香港地区(香港和记电讯)开通,1995年,CDMA在韩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得到了大规模应用。CDMA系统进入中国是在1997年底。上世纪90年代初,在GSM与CDMA的搏弈中,邮电部似乎更青睐于CDMA技术,当CDMA技术还不是很成熟时,邮电部采取了“等”的策略,只可惜半路杀出了个中国联通来搅局,迫使邮电部最终决定放弃CDMA,转而大规模发展GSM。但邮电部并没有停止对CDMA技术的关注。随着1995年CDMA系统的逐渐商用,CDMA技术也不断走向成熟,而此时在国内要不要再上CDMA网时,却很矛盾,为此中国和美国谈了很长时间。直到1997年底才首先在北京、上海、西安、广州4个城市开通了CDMA商用实验网通,4个城市采用4个厂家的设备,北京采用MOTOROLA的设备,上海采用SAMSUNG,西安采用NORTELNetworks,广州采用LucentTechnologies。这个网当时叫长城网,是由原邮电部与总参通信部合作成立的电信长城公司经营的,CDMA的频率属于军队,军队建CDMA的初衷据说是为了商用,但是到后来由于资金有限,一直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直到1998年8月,国家提出了“军队不许经商”的要求,这4张CDMA网的何去何从就成了一个难题。2001年1月原部队所有133CDMA网在经过资产清算后,正式移交中国联通。2月,联通CDMA网络建设的具体筹划工作正式展开。2002年1月中国联通CDMA网开通。二.IS-95标准1.频段(1)IS-95中的规定下行:基站发射频段869~894MHz;手机接收频段上行:基站接收频段824~849MHz;手机发射频段上行行各25MHz,这个频段与美国的AMPS使用的频段相同。(2)实际的系统美国:下行870~890MHz;上行825~845MHz;1欢迎加入通信管线设计交流群145563144通信设计论坛ComDesign.5d6d.com中国联通:下行870~880MHz;上行825~835MHz;2.双工方式频分双工,双工间隔为45MHz。3.多址方式CDMA/FDMA4.射频带宽(1)单载频信道宽度1.2288MHz(1.23MHz或1.25MHz)(2)第一载频编号由于CDMA是同频系统,在系统频段内可用的频段中规定第一载频(教材中称第一频带),该载频的频点号为283,它沿用AMPS的频段和信道编号。一个CDMA载频信道宽度1.2288MHz。为了引入一个CDMA载频信道,需要41个30kHz的AMPS信道才能提供带宽为1.23MHz,如下图。(3)IS-95CDMA信道防护频带由于CDMA和AMPS使用相同的频段,在CDMA载频边缘和AMPS载频之间,需要信道间隔,建议防护频带宽度为0.27MHz(相当于9个AMPS信道),因此,考虑防护频带后,第一载频的带宽为1.77MHz(相当于59个AMPS信道)如下图。2欢迎加入通信管线设计交流群145563144通信设计论坛ComDesign.5d6d.com(4)IS-95CDMA信道间不需要信道间隔当在同一天线上使用二个CDMA载频时,CDMA载频之间不需要信道间隔;但CDMA载频与AMPS载频之间需要防护间隔。5.信道数每一载频:64(码分信道),每一小区可分为3个扇形区,可共用一个载频;6.扩频方式直接序列扩频(DS)7.码型(1)短码:周期为215-1(使用时在14个长连0之后再加一个0,因此码长度变为215)(通过MSGR产生)。(2)长码:周期为242-1。(通过MSGR产生)(3)Walsh码:64阶Walsh函数(通过Hadamard矩阵产生)8.语音编码3欢迎加入通信管线设计交流群145563144通信设计论坛ComDesign.5d6d.com可变速率CELP,最大速率为8kb/s,最大数据速率为9.6kb/s。每帧时间为20ms。9.信道编码卷积编码:下行卷积速率R=1/2,约束长度K=9;上行卷积速率R=1/3,约束长度K=9。交织编码:交织间距20ms。10.调制方式正向:QPSK反向:OQPSK。11.导频、同步信道它们供移动台作载频和时间同步时使用。12.多径利用多径利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