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方案提纲1、工程概况1.1.2.1地形地貌场区位于云贵高原东部一级剥夷面之上。地处猫跳河与南明河分水岭南侧附近。地貌类型为溶丘,洼地槽谷地貌。本区间矿山法隧道沿林城西路敷设。林城西路修筑过程中对场地进行了低挖低填。挖填高度一般未超过5米,场区地势整体西高东低,地形坡度一般小于5度。地势较平缓,地面标高为1278~1293m。桩号YD1K3+300附近原为南北向的山脊地貌,地势较高,为场区的分水岭,林城路修筑过程中对山脊进行了切坡开挖南北形成高35~45m的深路堑边坡。场区可溶岩广布区构造现象相对较不发育,岩溶发育条件较差,岩溶发育规模有限,裂隙较发育区(背斜轴部,桩号YD1K3+300附近)主要为龙潭组地层,场区岩溶发育条件不完备,岩溶较不发育。场区岩溶形态以基覆分界面附近的溶沟溶槽及溶洞为主,局部分布沿陡倾裂隙发育的竖向溶洞场区地处乌江右岸一级支流猫跳河与南明河分水岭核部;西侧约3.2km处为百花湖,南侧约850m处为十二滩水库,场区西北侧约500m出露一岩溶泉,流量约为20~40L/s;YDK3+950附近紧邻林城路出露一岩溶裂隙(管道)泉,枯水期流量5~10L/s,汛期流量一般10~20L/s,林城西路修建过程中将其埋管引流至道路南侧;YDK3+700(宝源汽车附近)南侧250m处出露一泉水点,据当地居民透露,该泉水点曾经出现过草鱼和乌龟,说明该泉水点与周边大型地表及地下水体之间存在岩溶管道。1.2洞内轨道及照明、供水、供风及施工管线布置1.2.2隧道洞内施工供水、供风水源利用城市水管网接入取水。施工通风设计依据《铁路隧道施工规范》和本施组的施工工作面安排进行设计。根据施工条件所有工作面均采取压入式通风方式。施工通风所需风量按洞内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洞内允许最小风速、一次性爆破所需要排除的炮烟量和内燃机械设备总功率分别计算,取其中最大值作为控制风量。在施工中除了安全质量标准化、规范化外,还特别对工地文明施工做出规范化、形象化,尤其对洞内“三管两线”提出标准化。洞内“三管两线”按要求布设,作好洞内排水、洞内路面清理及道路维护,加强洞内通风。管线布置见“图1.2-1隧道管线布置示意图”。图1.2-1隧道管线布置示意图2.编制依据3.施工计划4.施工工艺技术4.1.1.1喷射砼施工4.1.1.2锚杆施工(1)施工方法(2)施工技术措施4.1.1.3钢筋网施工超前小导管正面设计图超前小导管纵向布置图套拱横断面大样图套拱纵断面大样图大管棚预留核心土法套拱施工工艺框图导向管大样图台阶法施工工艺流程图台阶法施工工序横断面图台阶法施工工序纵断面示意图4.3CRD法施工交叉中隔壁(CRD法)施工工序横断面图4.3.1CRD整体工序安排4.3.1CRD整体工序安排4.3.1CRD整体工序安排4.3.1CRD整体工序安排4.3.1CRD整体工序安排4.4CD法施工CD法工艺流程图CD法施工工序图4.4.1CD法整体施工工序4.4.1CD法整体施工工序4.4.1CD法整体施工工序4.4.1CD法整体施工工序5.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技术措施超前地质预报流程5.2.2涌(突)水、突泥预防及处理施工技术措施涌突水、突泥处理作业流程图5.2.5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5.2.5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5.2.5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5.3应急预案5.3.2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5.4.1隧道监控量测内容6.劳动力计划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