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教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doc

教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金积镇关渠学校胡宁华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教学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这句话反映出教学反思对教师成长的重要性新课程来临的时候,我们所有教师都进行了多轮培训,可以说,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论是并不缺失的,关键在于如何把新课程理论转化为课堂的实践。教师是新课程的实践者,在操作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对问题的思考,是最宝贵的财富。我们不仅要做好一个教师,更重要的是要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那么,教学反思,是提升思想的最佳方式。一直在提倡教师们写教后反思,因为教师只有在反思中才能不断地成长和进步,如何才能写好教后反思呢?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1、教学前反思新课程实施国家教材、地方教材、校本教材相结合的教学,以增强教材对学生的适应性。教师应成为教材的主人,把“教教材”变为“用教材教”,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课程资源,教材内容并不等于就是教学内容,要把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必须对新课程标准,新教材的每章、每节、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词的仔细阅读并深刻理解,反复对比新课程标准与教材的精神实质,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思想情况、基础知识、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校的硬件设施、教学设备、图书资料、文化氛围,大胆地对教材进行删减、替换、增加、拓展和整合。教学前进行反思,才能使教学成为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意义的实践活动。我们可以这样反思:(1)这一课的价值到底在哪里?(2)为什么要教这些知识?仅仅是教知识吗?其背后更深远的意义是什么?(3)这一课到底能给孩子的发展带来怎样的服务?(4)这节课要达成哪些教学目标?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吗?(5)怎样达成教学目标?2.教学中反思新课程改革,反对死气沉沉的教学,倡导教学求“活”。在教学中进行科学有效的教学反思可以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减少遗憾,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课堂教学效果怎样?我们可以这样反思:(1)对于课堂活动的展开。课堂以教师为中心还是以学生为中心?是否忽视学生的思维?学生是否能积极投入、善于合作;勇于发现、敢于表达;是否能自学,善于交流?学生的学习状态、情感世界如何?在自学交流、合作探究、实践发现、猜想论证、争论研究、创新答辩等学生学习方式中,哪些方面的效果是好的?是在怎样的背景与情境中展开的?(2)对于课堂中教师角色的把握方面。你是真正意义上的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帮助者、激励者、活动的组织者、还是学生学习的知识传授者?你是教学中的“导演”还是教学中的“演员”?(3)对课堂环境的营造你是否能积极营造宽松、民主、平等、互助的学习环境?你是否能关注学生“喜欢学、愿意学、相信自己能学好”的内在心理学习环境?你是比较注重互动、有序的教学秩序?还是让学生处于专制、服从、沉默、压抑的状态?(4)对教育技术的运用是否能科学运用各种媒体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设计的过程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创新性学习,并艺术地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3.教学后反思“教然后而知不足”,教学后的反思会发现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从而促使自己不断学习,进一步地激发自己向更高的目标迈进。每节课后,我们可以这样反思:教师上完课后,应立即与学生谈话:有什么问题吗?你有什么地方不懂?你学到了什么?还想学什么?你最喜欢的方法是什么?还有别的方法吗?你对老师有什么建议?你适应老师的教学方法吗?这节课学生表现出色的在何处?我最感到得意的是什么?哪些环节处理得不够理想,为什么?怎样看待学生的“插嘴”?如何培养学勤于实践,勇于创新的能力?对不爱举手发言的学生怎样培养?新课程理念在哪些地方落实了?哪些地方没有兑现?哪些教法对学生不适应?为什么我的课堂气氛不好?为什么学生对我的上课兴趣不大?为什么我任教的班级成绩不理想?有的学生读书很懒惰,什么都不知道也不愿知道。有的学生读书认真,成绩却上不去。难道学生学习方法不对?学生在学习上是否有焦虑?是情感问题还是智力问题?我的教学方法合理、科学吗?我教书认真、尽职吗?我了解任何一个学生吗?包括他的知识水平、他的内心世界?二、如何写教学反思1.写成功之处。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达到光辉顶点。2.写不足之处。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失误)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一个教训,提醒自己在今后教学教学中避免失误.3.写教学机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