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课题:舞蹈欣赏(1)教学内容:1.舞蹈的概念及舞蹈分类2.中国舞蹈种类及名作欣赏教学目的:通过对中国舞蹈知识的基本把握,从名作中感受舞蹈美教学重点:1.中国古典舞蹈的欣赏要素2.中国少数民族舞蹈欣赏要素一、舞蹈概述《诗经·大序》里说“……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舞蹈是抒发人类思想感情的有效手段和方式。(一)舞蹈的概念——舞蹈艺术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经过提炼、组织、美化了的人体动作艺术,是一种有音乐、有灯光、有布景、有特定服装的、时空结合的综合性动态造型艺术。(二)舞蹈的分类根据舞蹈的作用和目的来划分,舞蹈可分为生活舞蹈和艺术舞蹈两大类。生活舞蹈是为自己的生活需要而跳的舞蹈,艺术舞蹈则是为了表演给别人观赏而跳的舞蹈。生活舞蹈,可以分为下面六种:1.习俗舞蹈2.宗教祭祀舞蹈3.社交舞蹈4.自娱舞蹈5.体育舞蹈6.教育舞蹈艺术舞蹈,可以分为下面三种:1.根据舞蹈的不同的风格特点来划分,可分为古典舞、民间舞、现代舞和新风舞四类。2.根据舞蹈表现形式的体裁和样式的特点来划分,可分为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组舞、歌舞、歌舞剧、舞剧等八类。3.根据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方法和塑造舞蹈形象的特点来划分,可分为抒情性舞蹈、叙事性舞蹈和戏剧性舞蹈三类。二、中国舞蹈基础知识及作品欣赏(一)、中国古典舞1.中国古典舞概述古典舞是在民族民间传统舞蹈的基础上,经过历代专业工作者提炼、整理、加工、创造,并经过较长时期艺术实践的检验,流传下来的被认为是具有一定典范意义的和古典风格特点的舞蹈。中国古典舞这一概念最早是由中国戏剧家和戏曲舞蹈家欧阳予倩先生提出来的。最初发韧于戏曲舞蹈,它的形体律动与审美规范的基础来自戏曲舞蹈。我国舞蹈家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进行的对中国古典舞的研究、整理、复现和发展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建立了一套中国古典舞教材,创作出一大批具有中国古典舞蹈风格的舞蹈和舞剧作品,形成了细腻圆润、刚柔相济、情景交融、技艺结合,以及精、气、神和手、眼、身、法、步完美谐和与高度统一的美学特色。2.作品欣赏《踏歌》[作品简介]踏歌,这一古老的舞蹈形式源自民间,远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就已兴起,到了唐代更是风靡盛行。踏歌,从民间到宫廷、从宫廷再踱回到民间,其舞蹈形式一直是踏地为节,边歌边舞,这也是自娱舞蹈的一个主要特征。舞蹈《踏歌》除了以各种踏足为主流步伐之外,还发展了一部分流动性极强的步伐。于整体的“顿”中呈现一瞬间的“流”,通过流与顿的对比,形成视觉上的反差[欣赏提示]该舞蹈突出特点是采用了唐代软舞中常用的载歌载舞、歌舞并举的形式,使舞蹈充分体现了舞者自娱自乐、舒畅轻松的情调。舞蹈语言的独特之处在于“一边顺”的动律,一顿一挫,一扬一拽,把一群南国佳人可爱的形象以及风和日丽、携手游春的惬意心情表现的淋漓尽致。舞者身穿翠绿色有修长衣襟的长袖舞服,轻盈、柔软、颇具唐风。舞台布景清朗明丽,起到了烘托舞蹈主题的效果。(二)、中国民间舞1.概述:民间舞,是由劳动人民在长期历史进程中集体创造,不断积累、发展而形成的,并在广大群众中广泛流传的一种舞蹈形式。民间舞蹈和人民的生活有着最密切的联系,它直接反映着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斗争,表现着他们的思想感情、理想和愿望。由于各民族、各地区人民的生活劳动方式、历史文化心态、风俗习惯,以及自然环境的差异,因而形成了不同的民族风格和地区特色。一般说:舞蹈中,南方重唱,北方重舞,南方重体态,北方重技巧。风格上,南方偏小型、轻巧,北方多强调场面隆重、壮观。2.民间舞艺术特点(1)载歌载舞,自由活泼。(2)巧用道具,技艺结合。(3)情节生动,形象鲜明。(4)自娱娱人,意旨统一。(5)情之所至,即兴发挥。3.作品欣赏《雪儿》(三)、少数民族舞1.藏族舞蹈(1)藏族舞蹈概述西藏民俗格歌舞是一种独特的舞蹈艺术,它种类繁多且具有悠久传统,还拥有着自己的理论体系。(2)藏族舞蹈风格特点舞蹈体态:坐胯,上身松弛并向前倾舞蹈律动:有规律的颤动和屈伸舞蹈的表演形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大多是歌中有舞,舞中有歌藏族民间歌舞的美学精神,这种舞蹈一直延续至今。(2).作品欣赏《牛背摇篮》[作品简介]《牛背摇篮》以揭示藏人牧区生活中人与牛的关系为创作动机,并以此为基点塑造典型形象。牦牛被称为“高原之舟”,它不仅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历史、民俗和宗教上它也是藏族人民最喜爱和崇拜的动物,常常被藏族人民当作神灵来供奉和敬仰。牧区生活四季迁徙流动性较大,对藏族人民来讲牦牛既是家畜又是伙伴,藏人的生活就是在牛背上的生活。编导正是以独特的舞蹈审美视角抓住了这种藏人与牦牛的情感关系,从观察外部形态人手,到开掘内部心理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