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5.2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区位的含义,理解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理解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并非都是决定性的,人类对自然因素可以进行改造,理解影响农业区位的庆祝会经济因素是不断变化的;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树立人类改造自然发展农业,要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教学重点】1.影响农业的主要自然区位因素;2.社会经济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教学难点】运用所学原理,合理评价选择农业区位。【板书设计】【教学过程】【复习旧课】1.农业生产需要哪些投入?有哪些产出?2.农业生产如何分类?【引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到由于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经济技术条件和政策等的不一致,会导致农业生产的地域性差异。那么不同的地区如何根据自己的市情、区情或乡情寻找适合自己的农业发展道路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一问题。【讲授新课】1.区位的含义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三江平原的种植业”和“青藏高原的畜牧业”图,观察我国三江平原与青藏高原农业景观的差异,并分析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思考什么是“区位”。区位包含两层含义:一方面指位置(即绝对区位),另一方面指分布(相对区位)。2.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1)指导学生读“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图及相关课文,分析:①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②除“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图列出的因素外,影响农业决策的因素还有哪些?③举例说明上述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2)引导学生读下图,分析讨论:乳牛业、花卉、小麦三种农业区位应分别安排在图中A、B、C何处?(3)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1.气候;2.地形;3.土壤;4.市场;5.交通运输;6.政策等气候、地形、土壤是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自然因素,市场、交通、政策是影响农业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它们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是不是一成不变的呢?引导学生读图“梯田”和图“灌溉”,分析这两幅图分别表示人们对哪些因素进行了改造,由此说明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并非都是决定性的。1.人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对自然因素加以利用和改造?2.对自然因素的改造是不是无限制的?为什么?试举例说明。3.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4.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2000年某省某县大葱获得丰收,丰产后的该县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为此投资在电视上播出了该县大葱的广告,该县成了全国大葱的集散地,价格也一路上涨。后来,该县的大葱信息还上了互联网。2001年该县大葱种植面积增加了10多万亩,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试分析这一现象的产生原因。在进行农业区位选择时,分析区位因素,更要分析其发展变化。近几年来,农村反季节蔬菜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试从区位因素发展变化的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分析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食品主要是哪些地区生产的,以说明市场、交通运输等条件的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本课主要学习了有关区位的基本知识,影响农业区位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通过学习,大家认识了农业的区位选择必须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土地。我们应该看到,人类认识自然的能力是不断加强的,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并根据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随时调整农业区位。而这样做的最终目的是为获利最佳的经济效益,从而使农业不断持续发展。因此,我们要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典型例题】【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原地区只能发展种植业,山区只能发展畜牧业B.我国将橡胶生产由热带向北推广到北纬22°,这是改造自然的结果C.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D.自然因素是影响农业区位的决定性因素【答案】C【剖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农业区位因素方面的知识。(1)影响农业区位的自然因素主要包括地形、气候、土壤。不同的地形类型适合不同的农业生产,一般来说,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适宜于种植业,但不是不能进行别的农业生产活动;山区适宜于畜牧业的发展,但山区如果气候、土壤适宜,在缓坡处修筑梯田也可发展种植业。(2)影响农业区位的社会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国家政策等,其中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3)一个地区的自然因素是影响农业区位的基础因素,但不是决定性因素,人们可通过技术改革或对自然因素的改造进行农业生产活动。我国将天然橡胶的种植向北推广到北纬22°的地方,是培育良种、改革耕作制度等技术改革适应当地自然条件的结果,而不是改造自然条件的结果。【例2】三江平原沼泽地与黄淮海平原盐碱地发展种植业需改造的共同自然条件是()。A.土壤B.气候C.地形D.热量【答案】A【剖析】本题考查农业的区位因素—自然条件的利用和改造方面的知识。(1)需了解沼泽地和盐碱地的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