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在线监测系统研究与实施 开题报告.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1.8M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计量在线监测系统研究与实施 开题报告.doc

计量在线监测系统研究与实施开题报告.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MERGEFORMAT41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科技项目开题报告项目名称:计量在线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实施项目编号:K-GD2012-283起止时间:2012年5月至2013年3月实施单位:潮州供电局计量部项目负责人:曾培亮联系电话:0768-2138821目录TOC\o"1-3"\h\z\uHYPERLINK\l"_Toc322768577"一、研究目标PAGEREF_Toc322768577\h3HYPERLINK\l"_Toc322768578"二、国内外研究现状PAGEREF_Toc322768578\h5HYPERLINK\l"_Toc322768579"2.1.与项目研究内容紧密相关的技术发展历史的简要回顾PAGEREF_Toc322768579\h5HYPERLINK\l"_Toc322768580"2.2.国内外研究水平的现状和发展趋势PAGEREF_Toc322768580\h6HYPERLINK\l"_Toc322768581"三、研究内容PAGEREF_Toc322768581\h9HYPERLINK\l"_Toc322768582"1、主要研究要点PAGEREF_Toc322768582\h9HYPERLINK\l"_Toc322768583"2、拟解决的主要技术难点PAGEREF_Toc322768583\h9HYPERLINK\l"_Toc322768584"四、技术路线、创新点与预期成果PAGEREF_Toc322768584\h12HYPERLINK\l"_Toc322768585"1、技术路线与实施方案PAGEREF_Toc322768585\h12HYPERLINK\l"_Toc322768586"2、创新点PAGEREF_Toc322768586\h34HYPERLINK\l"_Toc322768587"3、预期成果PAGEREF_Toc322768587\h34HYPERLINK\l"_Toc322768588"五、预期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PAGEREF_Toc322768588\h34HYPERLINK\l"_Toc322768589"六、组织架构与任务分工PAGEREF_Toc322768589\h37HYPERLINK\l"_Toc322768590"七、时间进度安排及考核标准PAGEREF_Toc322768590\h38HYPERLINK\l"_Toc322768591"八、研究可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PAGEREF_Toc322768591\h40HYPERLINK\l"_Toc322768592"九、质量保证措施PAGEREF_Toc322768592\h40一、研究目标现代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都离不开电能。发电厂与变电站的高压电能计量装置,关系到发电、送电、供电三方的利益。现场高压计量装置由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表四个部分组成。计量检定的实际工作中存在下列问题:1、当前,有很多互感器未经检定就投运;2、从目前一些已检定互感器的情况来看,存在下列问题:(1)互感器超差较严重,超差互感器达到10%以上;(2)通过对电厂新互感器进行检测,互感器误差都为正误差,负荷普遍选择较小,一般互感器的误差最大可达到±0.3%,加上压降造成的误差,误差将达到0.4%~0.5%,每年造成电网公司电量损失达到几十亿;(3)从供电可靠性来说,要求少停电或不停电,测量检测的时间要求尽可能的缩短。3、电力公司目前采用的对计量器具的测试大多数采取实验室校验后投入现场使用,但是这种方法目前看有如下的一些弊端:(1)试验室的情况和现场情况有很大的不同,如温湿度等,导致一些设备现场测试结果和实验室测试结果有很大不同;(2)试验室无法得出设备现场实际带负载情况;如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的负荷不停变化,而实验室检定互感器时用固定的负载来模拟现场负载。(3)试验室无法得到实时电压互感器二次压降值。4、以上所提到的检定工作要求具有工作量大,实时性不及时以及重复投资的问题。当需要现场校验电流、电压互感器误差时,需要停电操作,同时所需携带设备笨重,接线复杂,工作量大等问题。并且还具有检定人员出现操作错误时易造成的安全事故。由此可见,传统的误差校验已很难满足电力飞速发展的要求。为了确保电能计量装置的准确可靠,迫切需要寻求新的更加行之有效的检测电能计量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