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件:诗歌阅读 微专题 突破古代诗歌比较鉴赏题.ppt
上传人:梅雪****67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43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1届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件:诗歌阅读 微专题 突破古代诗歌比较鉴赏题.ppt

2021届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件:诗歌阅读微专题突破古代诗歌比较鉴赏题.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古代诗歌的比较鉴赏与单篇诗歌的鉴赏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有两点外在的、形式上的区别:一是阅读的对象在数量上的区别;二是对比鉴赏多了一道“作比较”的程序。命题者往往选取两首在主题、风格、题材、体裁、作者等方面有某些相同或相异之处的诗歌进行比较。其比较点往往是两首诗歌的相同之处或相异之处。从设题来看,不外乎以下几方面:不同诗歌对相同意象的比较或不同诗歌对同一对象描写优劣的比较,不同诗歌中同一“炼字”的比较和同一诗歌不同版本用语的比较,不同诗歌对描写相同对象的表现手法的比较,同一诗人抒写相似内容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比较等等。因此,古代诗歌的比较鉴赏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整体把握,知同辨异”。“知同”就是发现两首诗歌中相同、相似的东西,“辨异”就是分辨两首诗歌中不同乃至相对的东西。“知同”也好,“辨异”也好,重点都要落实到上面提到的一些主要对比点上,都要从诗作中找到具体依据。突破点比较鉴赏题答题四角度【典例示范】典例(2015·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岑参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春风曾不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②轮台:庭州属县,在今新疆乌鲁木齐。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第2步:审题干,明角度。(1)“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明确对比的诗篇;(2)“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明确对比点和答题角度;(3)“简要分析”,答题时先要概括,再分析。答案本诗描写的边塞风光并非作者亲眼所见,而是出于想象。从标题可以看出,作者此时尚处于前往边塞的途中;开头“闻说”二字也表明后面的描写是凭听闻所得。【即练即悟】1.(2017·北京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晓行巴峡王维际晓投巴峡,馀春忆帝京。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注】行。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注】树杪:树梢。同样是描绘山峡,《晓行巴峡》与下列诗句相比,在运用意象、抒发情感方面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水经注》)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杜甫《秋兴八首》)解析考查意象和抒发情感方面的比较分析。分别分析诗句所用的意象,然后进行比较。抒发情感主要包括抒情方式和抒情内容等,如“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选用“猿鸣”,猿声凄异,其哀转之声,产生惊惧之情,从而倍感凄楚。“泪沾裳”,远离亲人,涉险至此。答案《晓行巴峡》:所用的“晴江”“浣女”“朝日”“鸡鸣”“水国”“万井”等意象,显示了巴峡水乡的祥和,色调明丽,诗人置身其中,虽有淡淡的思乡之情,情感却并不悲苦。对比诗句:所用的“猿鸣”“玉露”“枫树”等意象,显示了巫峡的萧瑟阴森,色调凄冷,情感悲苦。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浪淘沙·疏雨洗天清邓剡①疏雨洗天清。枕簟凉生。井桐一叶做秋声。谁念客身轻似叶,千里飘零?梦断古台城。月淡潮平。便须携酒访新亭②。不见当时王谢宅,烟草青青。【注】①邓剡:南宋词人,随文天祥抗元。南宋灭亡,被俘押赴北上。本词为北上途经建康(今江苏南京)时所作。②新亭:在今南京市南,据史料记载,西晋灭亡后南渡士人经常相邀到此。赏析本词和李清照的《声声慢》中“桐”“雨”意象的异同。解析分析不同诗歌中相同意象,答题时要结合写作背景和作者人生经历以及诗词内容加以分析,这两首词表达的情感是不一样的,一是伤国,一是伤己,分析不同点时要注意。答案相同:两首词的“桐”和“雨”都寄托了作者的悲秋之感和凄苦哀愁。不同:李清照借“桐”和“雨”更多地抒发了自身凄清孤独之苦;而邓剡则表现了寂寞飘零的无奈,抒发亡国之痛,境界更深远。角度二语言角度考题示例:透析考题,知能迁移【方法指导】四方面鉴赏词语比较赏析题词语比较赏析题与一般的词语赏析题一样,看该词语是否造境、写景、表情,是否传神等。1.一定要选好比较点。如联系描写的情景进行比较,看谁更符合语境。2.从表现作者情感上比较。看谁更能准确表达诗人当时的情感。3.从表达特点上进行比较。看谁更生动形象。4.从结构特点上进行比较。看谁更能使结构浑然一体、更能起照应等作用。语言风格类解题方法参照前面章节关于语言风格讲解。【典例示范】典例(2016·全国卷Ⅲ)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内宴奉诏作曹翰①三十年前学六韬②,英名尝得预时髦③。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④。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诗的颈联又作“臂弱尚嫌弓力软,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