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课时质量评价26 古代诗歌阅读(六)古代诗歌阅读综合练.doc
上传人:是翠****ng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3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课时质量评价26 古代诗歌阅读(六)古代诗歌阅读综合练.doc

2023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时质量评价26古代诗歌阅读(六)古代诗歌阅读综合练.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课时质量评价(二十六)古代诗歌阅读(六)古代诗歌阅读综合练(建议用时:80分钟)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落叶送陈羽韩愈落叶不更息,断蓬无复归。飘飖终自异,邂逅暂相依。悄悄深夜语,悠悠寒月辉。谁云少年别,流泪各沾衣。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个“暂”字表明了两人偶然相遇但马上又要分别的境况。B.“悄悄深夜语”写出了两人友情的深厚、交谈的热烈。C.“悠悠寒月辉”寓情于景,以月夜之寒冷衬托出情谊之深切。D.尾联描写了两人泪眼相对、依依惜别的场景,给人以画面感。D解析:尾联的意思是,谁说年轻人的分别都是泪眼相对、依依惜别呢,表达出的是分别时的旷达。2.诗中“落叶”和“断蓬”的意象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答案:①诗人以“落叶”和“断蓬”比喻自己与陈羽二人漂泊不定的境况;②形象地描写了两人同为游子漂泊无依的境遇;③传达出彼此之间惺惺相惜的友情。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3~4题。庆清朝史达祖坠絮孳萍,狂鞭①孕竹,偷移红紫池亭。余花未落,似供残蝶经营。赋得送春诗了,夏帷撺断绿阴成。桑麻外,乳鸠稚燕,别样芳情。荀令②旧香易冷,叹俊游疏懒,枉自销凝。尘侵谢屐,幽径斑驳苔生。便觉寸心尚老,故人前度③谩丁宁。空相误,祓兰曲水,挑菜东城。【注】①狂鞭:迅猛生长的鞭笋。②荀令:三国时曹操的谋士荀彧。东晋习凿齿《襄阳记》载,东汉荀彧性喜香,常将衣服薰香,若去他人家坐一下,坐处三日有香气。③前度:前次。3.下列对这首宋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片描写词人在暮春时节游览之景,引出了下片回忆,词人想到过去同故人一起游玩,却枉然。B.“别样芳情”写出了词人对春去之后,绿树成荫、“乳鸦稚燕”莺歌燕舞的夏初之景也有着喜爱之情。C.“尘侵谢屐,幽径斑驳苔生”一句渲染一种荒凉枯败之景,让词人顿生年事已高,功业无成的感喟。D.这首词抒发了词人孤独寂寞以及对故人的思念之情,全词由景到情,由现在到回忆,写景抒情相得益彰。C解析:C项,“年事已高,功业无成”错。“便觉寸心尚老”是说心觉得老,而并非“年事已高”,且此词并未表现“功业无成”。4.上片前五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请简要分析。答案: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词人描写了一幅柳絮坠落、竹笋猛长、落红移池、残蝶穿花的暮春(春末夏初)景象。“坠絮孳萍,狂鞭孕竹”写出了柳絮成为浮萍的破败暮春之景和春竹迅猛生长的盎然的景象。“余花未落,似供残蝶经营”一句中“花”前着一“余”字、“蝶”前着一“残”字,形象地刻画出了蝴蝶忙于余花的暮春之景。三、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5~6题。春兴七首(其一)刘基[注]柳暖花融草满汀,日酣烟淡麦青青。枝间好鸟鸣求友,水底寒鱼陟负萍。异县光阴空荏苒,故乡蛇豕尚膻腥。感时对景情何极,悼往悲来总涕零。【注】刘基:字伯温,浙江青田人。曾任元朝官吏,后弃官隐居。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题目中的“春兴”并非春日的兴致,而是指本有某种感慨,于春日而发。B.从首联所写的景象和颔联中的“寒鱼”来看,本诗应当作于早春之时。C.诗人身在异地他乡,又值大好春日,更容易感到光阴流逝,一去不返。D.时事、景物引发的情感没有终极,往事和未来总是难免让人伤悲落泪。答案:B解析:“早春”不对。从首联所写的柳绿、花红、草茂和“麦青青”来看,时间应为仲春。“寒鱼”固指寒天的鱼,但即便到了晚春,也还有“乍暖还寒”的时候,因此不能以此为据,认为时间是早春。6.这首诗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试指出并简要分析。答案:①以乐景衬哀情。首联描写春日里的各种美好景象,借以反衬诗人的悲哀之情。②视听结合。颔联分写“好鸟”在枝上鸣叫的听觉形象,以及“寒鱼”在萍间游戏的视觉形象,多角度地展示了春日之景。③比喻。颈联以“蛇豕”喻贪婪害人之辈,以“膻腥”喻元统治者造成的恶劣影响,表达了对他们的憎恨之情。④直抒胸臆。尾联写诗人感伤时事,哀悼既往,愁对将来,直接抒发了悲伤之情。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7~8题。早春归盩厔旧居却寄耿拾遗湋李校书端①卢纶②野日初晴麦垄分,竹园相接鹿成群。几家废井生青草,一树繁花傍古坟。引水忽惊冰满涧,向田空见石和云。可怜荒岁青山下,惟有松枝好寄君。【注】①盩厔(zhōuzhì),今作周至,在陕西省。拾遗、校书,均为官职名。耿湋、李端都是卢纶的朋友。②卢纶(739—799),大历十才子之一。此诗作于“安史之乱”后,诗人此前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屡试不第。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紧扣诗题,写早春初晴诗人回家,映入诗人眼帘的,是故园竹林和成群的野鹿。B.诗人写景手法高超,井生青草,墓旁花繁,颔联没有直接言情,但处处蕴含了情感。C.颈联仅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