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老年人社区活动策划书老年人社区活动策划书1活动目的:尊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应继承并发扬这一优良传统。据了解该社区有很多空巢老人,我们将组织志愿者们进入社区,对这些老人们提供服务。给老人们带去大学生青年志愿者的问候,并通过志愿者们的努力及热情增加老人们晚年生活的乐趣。参加人员:负责人2人,领队7人、志愿者50人,共计57人。(附件1)活动内容:1、向全院学生征调志愿者;2、志愿者选拔;3、志愿者培训;4、根据需服务老人的要求分配志愿者;5、志愿者与老人们进行交流,了解老人的需求;6、志愿者进入老人家进行服务;7、召开志愿者会议,对此次活动进行总结。活动时间:20xx年11月1日未来时间策划:每周星期六、星期天下午约4个小时。(具体和社区工作人员联系,同时考虑志愿者的时间)活动地点:xxxx路社区活动注意:1、与社区取得联系,并由社区工作人员提供需要服务对象;2、志愿者择优录取,以保证服务质量;3、志愿者服务时间至少一个服务周期,即八次服务(两个月);4、确定志愿者人数及名单;5、志愿者服务时需带学生证、志愿者协会会徽;6、活动过程中老人需填写"义务家教服务记录表",个服务周期结束后由老人对志愿服务提出综合意见及建议;7、活动每周期结束后根据老人们的意见开会总结,并不断改进;8、整个活动结束后由社区负责人对活动提出意见、建议及评价;9、最后活动结束后,我们根据各方意见评出优秀志愿者两名,并给以一定的奖励;10、在活动过程中志愿者们若发现有困难、或需要帮助的老人,需及时我们反映,我们会将次反映给社区,并配合社区及时的帮助解决老人的问题。老年人社区活动策划书2一、活动名称:沐浴孝悌之风二、活动目标:通过本次活动学习《弟子规》,使大学生熟悉《弟子规》的内容,体会中国传统文化对孝悌的要求,并融入自己的内心;小朋友通过在活动中展示自己对《弟子规》掌握,进一步理解其内在要求,同时通过与团队其他成员的合作,提高自己的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三、相关资料:1、活动性质:学习交流型2、服务对象:对古文化感兴趣,自愿参与学习《弟子规》的同学以及老师、小朋友。3、活动时间:4月24日晚上7:00——9:00活动地点:老图书馆四楼会议室4、预计参加人数:30人包括10位小朋友和20位大学生5、所需人力:6人工作安排:一名主工作员和1位辅助工作员和5位志愿者6、资源:依托毕芳老师原有的《弟子规》课程、机构给的预算以及社会发展学院会议室。四、人员招募小朋友:全部来自毕芳老师《弟子规》课程的同学大学生:爱心社中自愿参与的同学五、工作时间表活动内容活动时间活动目的讨论活动方案与主题4月13日——4月17日选择恰当的方案与主题撰写计划书4月18日——4月21日根据小组讨论结果,初步确定计划书内容修改计划书4月22日——4月23日结合老师的指导意见,完善计划书活动前期准备4月24日——4月25日购买奖品、人员招募、流程彩排、场所申请及布置开展活动4月25日晚活动总结4月26日——4月27日总结经验教训、总体评估活动六、活动流程开始前工作员进行、并对这次活动的目的等相关问题进行交待。具体活动流程:(一)热身游戏:“梅花朵朵开”(10’)所有参与者围成圈,工作员说“梅花朵朵开”,然后参与者问“开几朵”,工作员随机说一个数字,参与者按该数字“抱团”,没有准确完成者被淘汰。依次游戏至留下3~5人时游戏结束。留下者获糖果奖励。(二)相互认识阶段:(15’)所有参与者围成圈或者是半圆,一分钟时间了解自己左边的人,之后采用“我是坐在xx左边的xxx,我觉得xx是一个……的人(一句话概括)”的模式。(开始之前由志愿者做示范)(三)分组:(5’)小朋友跟大学生分别按12345报数,各种相同数字为一组。组员相互认识之后合作以水果为主题确定小组的名称并绘制小组的会徽。(四)选题背诵:(30’)步骤:1、每组派一名组员随机抽签选题。2、每组的两位小朋友带领其他组员准备5分钟。3、每组推选一名大学生背诵所选内容之后小朋友对相关内容进行释义。4、由老师、其余两位小朋友及志愿者做评委选出最佳释义组、最佳背诵组、最佳合作组、最富感情组、最具潜力组。5、为每组颁发奖品。6、分发《弟子规》资料,大家集体朗读。(五)情景剧表演:(35’)老师和小朋友做评委,每组的其他组员抽取特定情境,之后有10分钟时间准备。表演顺序由“石头剪子布”决定。要求:1、每位组员都需参加,“我”为主角,两人配角儿,一人自行确定角色。2、表演内容适宜、充实,时间在5分钟左右。3、老师和所有小朋友当评委,评出最佳表演奖、最富感情奖、最佳编剧奖、最具人气奖、最具潜力奖。4、每组的小朋友和大学生互相颁发奖品,并合影留念。情景一:甲孩子做错事,爸爸(妈妈)误以为是我,就责备我,我……情景二:我得到一张期盼已久的